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2:04:35

去年宁波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1808起

去年宁波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1808起■网络诈骗占通讯(网络)诈骗案件七成■中青年已成为最主要受害群体2015年01月07日宁波日报 七类最常见骗局  本报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 孙波)昨天上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我市公安机关2014年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去年12月20日,我市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8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5名,打掉犯罪团伙17个,冻结赃款333.29万元。同时,紧急止损被骗资金人民币237.4万元、60.08万美元,并封停了800余个诈骗电话号码。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网民在网络上的经济损失达到了1500亿元。临近岁末,通讯(网络)诈骗再度活跃起来,相关案件发案数直线上升。  警方对已破获的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受害人多为中青年,其中20岁至30岁的受害人占了总量的近五成。“现在通讯(网络)诈骗当中,网络诈骗已成为了主流,大概占了七成。网络诈骗的发案数也比2013年增加了70%。”市公安局副局长王伟标在会上这样说。  针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市公安局成立了“心防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试图从源头上预防通讯(网络)诈骗的蔓延。据悉,去年5月5日,全市金融安全“心防工程”建设暨防范宣传集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营业场所LED滚动显示、ATM机屏幕滚动宣传、防诈骗警察“提示岗”等等基本到位。而专项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已成功堵截诈骗案件142起,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2:04:48

  延伸阅读  这些诈骗伎俩需知晓  市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的诈骗是复合式的,骗局也是相当精巧、复杂多样化的,正所谓“套中有套”。  最近就有这么一起诈骗,非常值得市民警醒。前天下午2时多,来宁波打工的19岁郑州小伙小秦在网上查到了一个订票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的一家航空机票预定中心。小秦本来打算是乘火车回家的,但近期火车票是一票难求。为能顺利回家过年,他跟同在宁波打工的老乡小刘合计了一下,狠狠心决定搭乘飞机回去。  一听对方有票,而且每张只要417元,小秦毫不犹豫地预定了2张。通过手机转完账后,“票务中心”表示,等5分钟会把机票的订单发给他。但等小秦联系对方时,对方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张口便问他卡里有多少钱。在得知只有200多元后,对方立即说卡里必须要有2000元才能订票。  小秦不傻,立马感觉遇到骗子了,连忙说不订票了,还想让对方把钱退给他。对方直接挂了电话。等到再次联系时,对面“勉为其难”答应退票,但又表示需要通过小秦的手机银行操作。  就这样,小秦按照对方的指示一步步操作,最后的界面需要输入支付密码。小秦一下子清醒过来,感觉这是汇款而不是退款,就果断取消操作。  “你看这个案例,骗子先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很有诱惑力吧;等你上钩了,骗你一次还不过瘾,还想着放长线钓大鱼。”民警说,现在的骗局不像以往那样直来直去,而是绕好几个弯,让你不知不觉中“落网”。不过,新型骗局不管如何千变万化,始终是脱胎于那七类最常见的骗局的。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2:05:01

  民警盘点  被骗后两个小技巧可快速止损  如果受害人钱财已被骗,警方建议可通过以下两个方法予以及时冻结账户,达到止损目的,给公安机关争取宝贵时间:  (一)通过电话银行冻结止付:即拨打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五次密码使该诈骗账号冻结止付,时限为24小时。若被骗大额资金的话,在接报案件后的次日凌晨0时后再重复上述操作,则可以继续冻结止付24小时。该操作仅限于嫌疑人的电话银行转账功能。例如:涉嫌诈骗的账号归属工商银行,则可以拨打“95588”工商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操作。  (二)通过网上银行冻结止付:即登录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网址,进入“网上银行”界面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五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冻结止付,时限也为24小时。如需继续冻结止付,则可以在次日凌晨0时后重复上述操作。该操作仅限于嫌疑人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2:46:04

去年宁波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808起年关临近,请注意这些新型骗局2015年01月07日东南商报   年关临近了,骗子们又开始绞尽脑汁,各种骗术沉渣泛起。昨天,全市公安机关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通讯员 孙波记者 石承承   还记得网络热句“有钱,就是那么任性”吗?就是出自我们宁波的一个经典案例:  去年,受害人易某在网上购买“壮阳药”野燕麦,收到货后被诈骗团伙轮番“轰炸”,以各种理由先后骗去52.6万元。  易某说,他早就知道对方是骗子,“就是想看看对方到底能骗我多少钱”。  千万别对骗子心存幻想,您再怎么任性,骗子也不会领情的。  这不,年关临近,骗子又在蠢蠢欲动,最近有一种新型骗局在满天飞了。  “尊敬的用户,您的手机话费积分已满兑换现金条件,手机登录http://waip-10086m.com兑换。”  这样的短信,恐怕每个人的手机经常会收到,有时甚至一天还会收到好几条,发件人个个来头很大,“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交通银行”……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2:46:17

  骗局是这样开始的:
  你按照上面的网址输入打开,出现的界面对于没有仔细研究过各大官网的人来说,就跟真的似的。当你按要求填写姓名、开户行、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取款密码等,卡里的钱就任人宰割了。
  数据:截至去年12月20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8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5人,打掉犯罪团伙17个,冻结赃款333.29万元,紧急止损被骗资金人民币237.4万元,美金60.08万元,并封停诈骗电话号码800余个,拦截境外诈骗电话100余个。
  另外,2013年全国网民在网络上的经济损失达近1500亿元,几乎每5个网民中就有1人有过被骗的经历。而和2013年相比,去年我市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数增加70%,其中网络诈骗占通讯(网络)诈骗的70%。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2:46:26

  七类骗术要小心提防
  过去一年,宁波发生的那么多起网络(通讯)诈骗犯罪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虚构子女等出事诈骗。骗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及其子女、亲友的电话号码后,冒充老师、医生等以受害人的孩子或亲友生急病、出车祸需抢救或被绑架为由实施诈骗。
  2.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骗子冒充熟人,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然后谎称近期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出车祸、生病等事由急需用钱,向受害人借钱。
  3.利用银行卡转账实施诈骗。冒充客服,诱骗受害人按照其设置的程序到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从而将卡内现金转到其指定的账号。
  4.发布虚假信息诈骗。通过电子邮件、网络QQ群、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等方式发送虚假信息,一旦受害人忍不住诱惑,就会被对方一步步引入陷阱。最常见的购物诈骗就属于此类。
  5.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工作人员诈骗。以受害人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为名,骗取受害人保证金或者要求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6.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诈骗。
  7.盗取他人QQ号。冒用他人网络QQ上的身份,取得其家人、朋友或下属的信任之后,实施诈骗钱财的行为。
  此外,警方对已破获的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87%以上的受害者年龄都在40岁以下,其中21~30岁的受害人占了总量的近五成。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8:04:37

近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多发警方提醒市民提高防范意识 特别当心七大诈骗伎俩2015年01月07日宁波晚报记者 戴伟龙 通讯员 孙波    昨天,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伟标特别提醒市民,近期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呈多发趋势,市民需提高警惕,以防受骗上当。  去年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808起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较上年同期上升逾3成,涉案金额也同比上升了6.61%。为此警方组织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截至去年底,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8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5名,打掉团伙17个,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然而,随着春节临近,近半个月来,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又呈多发趋势。    通过对受害人进行分析,警方发现,通讯诈骗的受害者多为中老年人群体,而网络诈骗的受害人则主要是年轻人为主。有数据表明,网络诈骗的受害人中,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分别占受害人总量的15.15%、47.86%和21.03%。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8:04:53

  这些诈骗伎俩要当心  警方分析发现,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主要有这么几种类型:  虚构子女家人出事进行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老师、医生等,以受害人的孩子或者家人得病、遭遇车祸或者被绑架等,要求受害人汇款。  冒充熟人需要帮助进行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谎称出了车祸或编造谎言说因为赌博需要罚款等,谎骗受害人汇款。  假冒银行客服中心进行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站漏洞向受害人发送短信,以可以提供贷款为名诱骗受害人按照其设置的程序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从而将卡内现金转走。  冒充淘宝卖家实施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或直接在网上发布虚假购物信息,引诱受害人将钱打入指定的账号,达到诈骗的目的。  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电子邮件、QQ、短信、语音电话等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然后以支付公证费、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涉案为由,冒充公、检、法等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诈骗,谎称受害人涉及信用卡诈骗、银行卡透支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号。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改号软件冒充国家机关尤其是政法机关电话,对受害人进行恐吓诈骗,虽然发案量不大,但损失金额巨大,占损失总金额的32.54%。     冒充老板诈骗公司财务人员。犯罪分子利用虚假链接盗取财务人员QQ,然后将QQ内老板信息删除,伪造一个老板的虚假QQ加到财务人员QQ好友内,骗取财务人员信任,利用财务流程漏洞进行诈骗。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8:05:09

    警方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通讯、网络诈骗手段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犯罪分子的目的就是骗钱。因此,市民提高防范意识是应对此类案件的关键。警方提醒市民应从这几个方面加强防范:  1.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透露给他人。  2.不轻信陌生人提供的网络链接,它们有可能是钓鱼网址或木马程序。  3.电话、短信、QQ提示中奖的,不要抱侥幸心理。     4.熟人发来短信、打来电话、通过QQ要求汇款的,不要轻易相信,要和对方沟通确认好。    5.接到公安局、邮局等单位来电,要保持清醒头脑,可先将电话挂断,再回拨相关单位公开电话进行确认。  6.接到诈骗电话后,牢记防骗“三步法”:一分析、二咨询、三打110。万一被骗后,要记清骗子账号,可通过拨打客服电话,以连续输错密码的形式,将骗子账户临时锁定,并及时报警,便于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5-1-7 18:56:10

去年全市破获1808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谁被电信诈骗伤得最深?意外!不是大妈是小伙2015年01月07日钱江晚报本报通讯员 孙波 李飒军 本报记者 王波/文沈欣 /漫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去年宁波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180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