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3875|回复: 0

[家长交流] 3岁男孩被幼儿园劝退 医生开的"处方",宁海家长都要看看

[复制链接]

2591

主题

3983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8471
在线时间
230 小时
发表于 2019-2-26 1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3岁半的东东(化名)在上幼儿园两个月后,老师无奈地将他劝退了。
  从外观来看,东东是个健康正常的小男孩,但他很少说话,好动,从来都是自顾自玩耍,不理会其他小伙伴,还容易发脾气。老师怀疑东东的“高冷”可能是孤独症或是多动症,建议父母将他带到医院看一看。
  在市妇儿医院儿保科,专家在询问了一番养育情况、生长发育史,并通过相关必要检查后,并没有着急给出诊断,而是开了一张特殊的处方:父母须每天全身心陪东东各玩一小时。“这个年纪、这种表现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了。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孤独症或其他相关疾病,而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该科主任吕兰秋表示。
  “高冷”男孩被幼儿园劝退
  “一个孩子来看病,5个大人陪着。”吕兰秋主任表示,东东来医院时,凭着多年临床经验,一看这架势,就隐隐感觉这孩子自小的成长氛围或有不妥。
  经了解,东东是本地人,今年3岁半,一直与父母和外公外婆同住。东东的父母经营着一家烟杂店,生意很好。父母每天出门时,东东还没起床,回家时,东东又已经入睡。也就是说,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常常一整天都见不到一面。
  外婆负责东东的饮食起居,外公负责宠他,一日三餐都是喂的,每天有6、7个小时的时间都是在看电视或看IPAD中度过的,若一旦不满足他的要求,东东就会边哭边在地上打滚,或往墙上撞头,两位老人自感镇不住这个外孙。东东俨然是这个家的小霸王、小魔王。
  为了管好东东,父母找来奶奶当救兵,情况略有好转。
  然而在上幼儿园后,东东的问题暴露了。好动,无法配合老师,无法融入集体,不会好好说话,动不动打人,经常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诉求。
  其他孩子不喜欢东东,家长们也抗议,两个月后老师只能将东东劝退了。临走,有老师提醒东东的父母:孩子好动,少言寡语不理人,会不会是多动症或孤独症啊?
  上周末,东东在父母、外公外婆和奶奶的陪同下来到市妇儿医院儿保门诊。诊室里,东东不是低头玩着手机,就是走来走去,毫不理会大人们在说什么。
  专家开出“优质陪伴”处方
  “外行人一看可能认为是孤独症,但仔细询问后发现并不典型,主要还是教养方式不对。”吕医生的话让东东的父母稍稍松了口气,但她随后又指出,问题如果不改变,孩子的症状就会越来越重,最后导致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吕主任开出一张“优质陪伴”处方——东东的爸爸和妈妈必须每天各抽出一小时陪伴东东,“我们所说的陪伴是优质陪伴,即父母放下手中的一切,全身心地陪孩子一起玩耍,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多玩一些亲子游戏,双方要有频繁的互动,交流,真正做到养中学,读中学,玩中学,而不是伺候、敷衍孩子,家长更不能埋头刷手机,然后隔几分钟看看孩子在做什么,这种只能叫‘看管’不叫陪伴。”
  “‘优质陪伴’永远不晚,但越早越好。”吕兰秋主任表示,0到3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大脑在这个阶段最为活跃,可塑性最高。所以说,儿童早期发展决定了个体自身的发展潜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3岁看大,7岁看老”。从经济学角度看,在儿童早期发展上的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可以达到最少1:4——9的投资回报率。
  问题孩子逐年增多,根源在父母
  市妇儿医院儿保科于2017年成功创建了宁波市首家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在这里,医护人员碰到过很多“熊孩子“:有的少言寡语不理人,有的脾气暴躁爱打人,还有的一刻不停不听讲,其中被诊断为孤独症、多动症的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还是和东东一样,由于教养方式不对而导致了许多行为问题。“有问题的孩子背后十有八九都有有问题的父母,最常见的莫过于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吕主任说。
  她强调,儿童养护人是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儿童养护人有没有较高的健康素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身心能否良好发展。儿童养护人优先是父母,而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当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自己带,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时,则要注意3点:一,想方设法提高老人的健康素养;二,再忙也要每天抽一小时陪孩子玩,万万不能当甩手掌柜;三,从出生开始就应该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儿保科进行健康检查,让专业的儿保医生定期评估孩子的体格发育和身心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干预,而不是等到18个月不会走路或说话才想到去就医。
  对于确实有孤独症、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家长不要纠结于孩子的诊断,而要尽早开始针对性的干预。“不同的专家或给出不同的意见,四处求医不仅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也会耽误干预的黄金时期。等最终诊断明确,孩子也错失了最佳的干预训练时机,这是非常可惜的。”吕主任表示,无论是患儿,还是普通孩子,科学的干预训练都是有益无害的,家长要做的就是把握时机,持之以恒。
        来源:宁波晚报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200368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4-3-29 03:28 , Processed in 0.088931 second(s), 2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