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 发表于 2012-3-16 08:43:08

投诉量去年超1.68万起 汽车“三包”8年难产维权之路还有多长?

 http://daily.cnnb.com.cn/nbrb/res/1/20120316/71931331837346681.jpg

       上海延安路上机动车密集。(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上海3月15日电(记者陆文军)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1年受理投诉情况,汽车产品投诉量超1.68万起,创出新高。成为投诉量同比上升最高的领域,而且涉及质量安全的投诉超过54%。

  汽车产品投诉率高,消费纠纷处置难,“无法可依”是重要因素。而关键问题直接指向多年“难产”的汽车“三包”。

  其实早在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开始启动汽车“三包”的立法工作,然而消费者多年的热切期盼下,始终“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长期从事汽车消费维权的上海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公室负责人何永华说,汽车“三包”规定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故障举证”,长期争议点也在于此。

  比“举证难”更麻烦的是“鉴定难”,也是目前汽车“三包”各方争论中的一大焦点问题。

  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内汽车“三包”规定的制定工作提速:去年10月召开立法听证会,到今年再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让消费者看到了希望。

  “立法首先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要兼顾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表示,汽车“三包”规定全社会高度关注。

  汽车“三包”涉及消费者、经销商、维修商、生产商各方,利益关系复杂。毫无疑问,对于汽车厂商而言,“三包”推出会让产品、运营成本提高,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汽车厂商。

  一位国内车企负责人坦言,目前车市形势不好,国产汽车受冲击很大,普遍采取低价入市的策略,溢价能力不断下降。“一些起初15万元的车型,一年后就在市场冲击下不得不退回10万元之内,这种极薄的利润,很难抵御‘三包’可能带来的成本冲击。”

  专家指出,汽车“三包”立法,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相关经验,如美国“柠檬法”、韩国“缺陷物保修责任法”、日本“产品责任法”等,都对缺陷汽车产品退、换作出相关规定,而且对其汽车行业并未造成冲击,反而经过严格执行,对本国汽车产业和汽车品牌质量形象,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投诉量去年超1.68万起 汽车“三包”8年难产维权之路还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