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痦子 恶变前有征兆
黑色素是一种皮肤生成的色素,它由表皮基底膜上的细胞产生。黑色素决定了皮肤的颜色,并且保护皮肤细胞免受阳光下紫外线的伤害。黑色素的局部沉淀形成斑块,就是黑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痦子。不少人身上都会长有几颗黑痣,医学上称为良性黑色素瘤,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是,如果在反复摩擦、创伤、不当手术等刺激下,就有可能恶变,转为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恶性程度相当高的肿瘤,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当出现症状、引起注意时,往往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远处器官已受侵犯,失去手术意义。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与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外伤、内分泌、化学致癌物质、免疫缺陷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了解黑痣恶变前的一些表现,可以帮助您及早发现恶变的黑痣。
黑痣恶变前的表现:短期内黑痣边界模糊不清,并快速增大;黑痣基底呈现放射状或毛刺样,出现锯齿状边缘,颜色加深或改变;黑痣局部刺痒、灼热或疼痛,外观橘皮样,边缘少量渗液,原有斑面轮廓隆起、脱毛、出血、结痂或形成小溃疡;原黑痣周围出现散在卫星结节。
雀斑型恶性程度最低。好发于头、颈、手背等暴露部位。表现为较大、平或略高出皮面的棕黄色或棕色病灶。
表浅蔓延型约占70%,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发生于肢体,男性好发于躯干。表现为棕黄色、棕色、蓝色或黑色,大多数可呈玫瑰红或桃红色,边缘呈锯齿状,皮肤纹理消失。
结节型约占12%,恶性程度最高,好发于背部。表现为灰色带有桃红色彩的结节,病灶继续生长时其颜色变成蓝黑色,并较早发生溃疡和转移。
肢端色斑样黑素瘤主要发生于手掌、脚底及甲下,呈棕黄或棕褐色,如不及时处理,病灶呈结节状隆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