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美国医疗界可谓更要命:每周因为医疗事故而丢掉性命的人足以装满四架大型客机。但在全世界,这些错误都常常不被人察觉,医疗界也极少从中汲取教训。那些原本可以预防避免、几无差别的医疗事故在世界各地一遍一遍上演,而患者对于哪些医院拥有更好(或更差)的安全记录也全然不知。
l医生会遵循一条潜规则:对同行的错误视而不见。作为医生,我们发誓不会做伤害患者的事。但工作不久后,我们就会遵循另外一条潜规则:对同行的错误视而不见。这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在美国,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认错部位动错刀的次数高达每周40次,而单单这一类医疗错误就会给约四分之一的住院患者造成伤害。如果将医疗错误当成一种疾病的话,它在美国算是第六大死因,排名紧随意外事故之后,比老年痴呆症还靠前一位。若将人员伤亡撇开不谈,单从财物损失上看,医疗错误就使美国医保系统每年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了调查研究的医学专家认为,大约有20%到30%的用药、医检及手术是不必要的。还有比这更不靠谱的行业吗?
医疗界其实并非只能是这个样子。新一代的医生和患者都正尝试让医疗体系变得更透明,新兴技术也使这一愿望比以前更有实现的可能。
当我以学生的身份步入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一家著名附属教学医院的第一天,我就遭遇了美国医学界令人生厌的闭门文化。当时,我穿着全新的白大褂,上面的折痕还清晰可见,穿过走廊的时候,我惊叹于墙上悬挂的那些逝去和在世的医学专家肖像。那天巡视病房的时候,我们组的成员一直都在提一位著名的外科专家“洪达医生(Dr. Hodad)”。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洪达”是个外号。一位同学悄悄告诉我,“那是死亡毁灭之手(Hands of Death and Destruction)的意思。”
惊愕之余不久,我就目睹了这位专家的双手有多可怕。他动手术草率又马虎,他的病人常常因此饱受并发症的折磨。这种人根本就不应该让他接手患者。但他对病人的态度无可挑剔(事实上,直到今天我都在学习他这一点)。他浑身散发着魅力,连那些名人都点名要他操刀除病。他的病人从心底崇拜他。面对超长的手术时间和延长了的住院时间,患者只能将他们的不幸归咎于命运。
在美国,处处都有“洪达医生”受热捧。在我穿梭于各家医院进行实战训练期间,我发现很多医院都有一个“洪达医生”(有时还不止一个)。而在这个靠声誉吃饭的行业,那些揭发同行的医生往往会被人盯上。我就曾目睹过这些情况:揭发他人的医生急诊任务骤然增多,而手头的医疗资源急剧减少,或者被人中伤、名誉扫地。如果是我敲响了“洪达医生”的警钟,我深知自己将遭受怎样的后果:我会被叫到医院负责人的办公室,而这可怕的一幕基本将终结我的职业生涯。所以作为一个新手,我选择沉默。就像其他的培训生一样,我告诉自己,每周工作120个小时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而不是为了拯救医疗界文化。
在美国,医院的并发症率居高不下,但基本上所有的医院都在逃避责任,连那些公众信任、被奉为顶尖之列的医疗机构也是这样。公布相关数据的医院更是凤毛麟角,这叫患者如何选择一处放心的地方就诊?在我职业生涯的一些非正式场合中,我曾询问过一些病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到我当时工作的医院就诊(我曾就职于乔治城大学医院(Georgetown University Hospital)、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华盛顿综合医院(D.C. General Hospital)、哈佛医学院和其他一些医疗机构)。他们的回答有:“因为这里离家近。”“在我父亲弥留之际,是你们接手处理的。”“你们医院连直升飞机都有,肯定是家好医院。”诸如此类。说来你们可能不信,但的确有很多患者告诉我,他们选择某家医院的主要原因居然是因为那儿停车方便。
不能再让患者这样无知下去了。改变可以从相对简单易行、但至关重要的方面开始。
强悍 重要的是医德 医生用心治了,治不好不能怪医生了 假药太多 {:soso_e136:} 好医生还是占得比较多的,就是被一粒老鼠屙坏了一锅粥了。建议楼主开个特级医院,倒时老太婆来你那求医治绝症。 呵呵 现在会治病的都算是好大夫了,但也只能算大夫,哪里坏了切哪里,用药又狠,治标难治本;能因人治病,为人保全身体健康健全的才是医生,可是那只能看历史传说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