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防治
我国有三种的疫源地即自然疫源地,经济疫源地,混合疫源地,决定了各地钩体病的流行形式。主要三种流行形式,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一)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各省区,其流行形式主要为洪水型和雨水型,以猪为主要传染源。个别地区出现雨水型,以犬、猪为主要传染源。(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主要流行形式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也时有发生,以鼠和猪为主要传染源。(三)根据现有资料,陕西省只报告过稻田型钩体病的流行。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区如青海、宁夏,猪带菌,但很少发生洪水型或雨水型钩体病。四、洪水型及雨水型钩体病暴发流行实例 我国自然灾害以水灾发生次数最多。根据我国钩体病流行40年资料记载,在有自然灾害发生,洪水泛滥,或是低洼平原地区大雨后地面积水增加造成内涝,引起钩体病流行,病人少则几百人多则数万人。现就我国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洪涝灾害期间引起的钩体病暴发流行分述如下。(一)以鼠为传染源全世界已发现数一种鼠为钩端螺旋体的储存宿主,我国有20多种鼠带菌。鼠类特别是野鼠的带菌率一般都较高,带菌时间长,不断从尿排菌,有的可长达3年。 洪水促使鼠群迁徙,可引起洪水型钩体病的暴发流行,如黄胸鼠、黑线姬鼠迁徙引起暴发流行早有报告。 洞庭湖70~90年代曾三次发生大洪水引起钩体病暴发流行。东洞庭湖南部的武岗洲芦苇茂密有东方田鼠栖息、繁殖。1979年和1980年6月间湖水上涨,大批东方田鼠泅渡到相邻的岳阳县和沉江县的堤岸往烷内迁徙,有的堤段鼠多如蚁,遍地皆是,有的垸内鼠密度高达41.8%,其中东方田鼠占88.2~93.9%,黑线姬鼠占3~11.4%。7月中旬~8月下旬陆续发生3600多病例,有的乡发病率为1070l10万,从病人早期血和东方田鼠肾分离出钩体,全为七日热群钩体,与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也相符。1991年5月下旬到7月中旬,洞庭湖区岳阳县广兴洲区连降暴雨,降雨量为669.5毫米,洞庭湖水猛涨,湖满沟溢,受淹面积为4100多亩。该区此前从未发生过钧体病流行,但从是年7月19日首例报告到8月底,发病1607人,发病率为1945.06/10万,死亡10人。鼠种仍以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为主。(二)以猪为主要传染源猪的感染率高,排菌量大,猪圈内潮湿、积水和泥泞,钩体污染严重,一旦猪圈的污染水被雨水和洪水冲刷,即扩大污染范围,造成钩体病流行。 60~70年代在北方的一些省份猪群以放养为主,促使猪间的相互传播,猪的感染很普遍,携带钩体菌群达14群之多,以波摩那群为主,犬群次之,个别地区以犬群为主,波摩那群次之,亦有单一菌群的流行地区。 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中南部邯郸、邢台等地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由于抗洪抢险,人接触疫水发生洪水型钩体病暴发流行,病例多达14万多人,平均发病率高达3188.69/10万,以后几乎每年都有病例报告或局部流行。调查证实,河北省以猪为主要传染源的钩体病,传染源分布广泛,一旦构成传播条件,就有钩体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 1965年7月,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钦马河上游,下了一场数十年从未见过的大暴雨(降雨量为216.0毫米),下游河水泛滥成灾,引起钩体病暴发流行,数千人发病。 安徽省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未每年都有病例发生,多数呈散发,但在1971~1973年,局部地区亦呈暴发流行,主要分布在准河流域和江淮丘陵地区,前者以洪水型为主,后者以雨水型为主。三年中发生三次较大的流行,最高发病率(以具为单位)达267.10/10万,主要由于暴雨之后内涝成灾,淮河水位上涨外溢成洪,引起疫水扩散,当地群众参加抗洪抢险,抢收庄稼,接触疫水后发生流行。一般水灾之后,3~4天出现病人,8~14天达高峰,20~30天流行终止。 70年代河南、辽宁、山东和广东等省也因洪水发生了钩体病大流行。 1971年6月安徽省江淮之间雨季持续25天之久,总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低洼地普遍积水,疫水扩散,因接触疫水的人群增加而发生了以猪为主要传染源雨水型钩体病的特大流行,多为点状散在发生,局部地区亦有暴发流行,但仅限于地势低洼雨后积水的地方,疫情持续达2~3个月。(三)以犬为传染源犬的活动范围大,并随处便溺,污染土壤和水源,易引起雨后流行。犬可携带11个血清群钩体,但以犬群为主。国内多次发现以犬为主要传染源的钩体病暴发流行。 70年代江西。广西山区和半山区等也有过雨水型钩体病暴发,犬的带菌率高,局部暴发点可高达45%。 1991年贵州部分地区大雨成灾,由于地形特殊造成“插花式,水淹。贵阳市郊偏坡乡布依族山寨在大雨后,居住在半山腰的农民到山下农田排水而发病。当地几乎家家户户养犬,经作犬肾培养,在5条犬中,从3条犬的肾脏分离出钩体,病人血清学检查也证实为一次雨水型钩体病暴发流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