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梦想 发表于 2015-1-15 14:40:16

银行卡信息打包卖 70万条只卖1.3万元

                              无处不在的推销电话,谁泄露了我们的银行卡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信息交易普遍,购买主力大多为理财机构                                       银行卡信息打包卖                                       70万条只卖1.3万元
  本报记者 鲍亚飞  一张银行卡包含多少信息?卡主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电话、家庭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有一个群体的人能准确告诉你银行卡的任何一项个人信息。这个群体叫做“银行卡信息专卖”。如果有需要,他们还可以告诉你,卡主配偶或者其他亲密关系人的姓名、性别……  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个人隐私,这些隐私都有关个人信息安全。但,这些信息正在被大肆叫卖。价格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平均只有0.03元~0.5元/条。  这些信息从哪里来?谁在卖这些信息?又是谁在买?买主又意欲何为?  投诉:  一上午连接7个推销电话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王晓强(化名)是浙江千岛湖人,一个工地小老板,几年前回老家接活。  1月10日,他从老家建筑工地到杭州看孩子。中午近1点,他们一家三口逛完雷峰塔后到吴山广场附近吃饭,就这么一早上,他接到了7个电话,基本上都是推销电话。王晓强说,其中一个推销白银理财的号码连续打了他3次,让他很反感。“第三个电话再打来时,我直接摁掉了,老婆开始有意见,解释了好久才打消疑虑。”  下午回家时,王先生心情郁闷,联想到最近半个月里,他老是接到黄金商铺、白银投资、高级经理班培训的电话,有几次为了接这些电话还差点出车祸。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的?  他把电话反向打回去,要么就是“此号码不存在”,要么对方就直接来一句“你管我怎么知道你的号码”。他总结了下,这些电话有几个特点:  第一, 这些电话基本都是外地区号或者400开头,最近半个月内频繁拨打;  第二, 对方知道他是个老板,但不知道他的具体职业;  第三, 对方知道他在杭州的家庭具体地址,但不知道他高矮胖瘦;  第四, 对方知道他有一辆宝马车,但不知道车牌号码。  当然,还有一个特点,每一个来电话的人都对他的个人信息十分了解,但他却是一个都不认识。  “这些人怎么知道我名字、家庭情况的?以前也曾接到推销电话,但没这么多信息啊。”王晓强突然想起了一件事:1个月前,他在杭州某银行办了一张至尊卡。“难道是银行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他向钱江晚报投诉时说,如果他的猜测成真,那么又该有多少人每天和他一样在频繁地接一个个推销电话。  暗访:  70万条银行卡信息才卖1.3万元  购买主力是理财机构销售人员  银行卡的开卡信息从哪里来,不是一个新问题。杭州某投资管理公司工作人员一语道破:去网上看看,价格便宜,还随处可买。  根据上述人士的线索,钱江晚报记者使用QQ群查找功能,搜索“电话推销”这一关键词,找到约144个有“数据交流”功能的QQ群。搜索“银行卡信息”,参与人数超过30人、交易比较活跃的群至少有120个。进一步缩小搜索范围“杭州银行卡信息”,发现QQ群12个。正是上面这些QQ群中的一部分构成了信用卡信息交易的“黑市”。  钱报记者随机加入了一个“电话销售数据货源”的QQ交流群,以求购者身份很快联系上了一个网名为“各类银行数据(保真)”的卖家。  该卖家称手上有全国各家银行的数据数千万条,其中浙江地区的银行卡开卡信息500多万条,杭州地区信息70余万条。他能给出的“最低价位”是:浙江范围银行卡信息5万元,杭州地区的1.3万元。他说,这些信息的主要购买者是贵金属、信托等理财机构的电话销售人员。仅他所在的群,每天几十人咨询价格,旧信息便宜新信息贵,平均而言,每条数据的售价不会低于0.03元。  另一位信息卖家反应的情况差不多,对方说,旧卡信息一般是0.03元/条,杭州的新开卡(2014年6月后)信息要贵一些,平均为0.5元/条,部分银行的VIP客户如金卡、白金卡持卡人的信息则需要2元以上/条。他前后免费给记者发了7条银行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持卡人姓名、性别、手机号、身份证号以及家庭住址、开户银行等。  核实其中3条杭州本地的信息,除一个手机号码无法接通外,其他2位机主均对记者报出的共12项资料进行了核实,准确的资料为9项。  追问:  信息从哪里来?  谁在共享这些资料?  现实中,每条个人信息被提交给银行后,要经过支行、分行、信用卡中心等多个环节,经手人员众多。到底哪个环节把这些资料外泄,哪一家银行更容易泄露这些信息,几个公开报道过的案例或许能从侧面得到答案。  成都市武侯区法院2009年审理了一起案件,有3人在银行的ATM机门外,安装刷卡器和摄像装置,共窃取18条客户的银行卡加密信息资料。被告人构成窃取信用卡信息罪。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的通报称,201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原职员曾将掌握的600余份客户信息出售。  部分和银行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也对这些资料十分渴盼。有媒体报道称,某银行上海分行因违规泄露3.2万客户信用信息给合作方——某信贷机构,而被央行上海分行行政处罚,勒令整改。  钱江晚报记者也从杭州多家银行的支行了解到,个人信息除了被开户银行使用外,还可能被用于和银行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或商户:比如某银行规定,持卡人需同意将信息披露给联名信用卡的联名服务方、服务合作方,才能申领办卡;不少信用卡申请合同还约定,银行对这些合作机构只“督促保护信息”,不对这部分信息的安全承担保密义务。事实上,很少人真的了解这些“共享个人信息”的条款,即使知晓,在你想办信用卡的时候,就只能签字同意。

最初的梦想 发表于 2015-1-15 14:41:23

http://qjwb.zjol.com.cn/images/2015-01/15/qjwb20150115a0008v01b010.jpg

最初的梦想 发表于 2015-1-15 14:42:23

   信息泄露情节严重涉嫌犯罪  对于防止银行内部人员泄露客户个人信息,各银行均有制度约束,比如设定权限、不通过邮件传输数据等。  但某银行高管表示,如果是银行内部门人员,其实拿到相关资料并非“高难度”,银行内部对极少数泄密“内鬼”也没有太多有效办法,基本上靠道德约束。  对于网上倒卖个人信息事件,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梅宁律师认为,民事上来说,信息泄露是在侵犯他人隐私;刑事上来说,泄露行为情节严重,或者存在明显的触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实际上,个人追责难度很大。”他说,个人很难知道泄密方是谁,更难以找到信息泄密的关联方。梅律师认为,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金融企业、合作机构等信息泄露源头的处罚力度,有关部门也必须尽快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卡信息打包卖 70万条只卖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