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眼里的幸福,与孩子们眼里的幸福
本帖最后由 小包子 于 2015-7-2 15:48 编辑一个8岁小男孩是家里的“小爸爸”,他还有一个6岁的弟弟,除了爸爸,他们没有妈妈。爸爸总是很忙,每周只回家一次,平时有亲戚帮忙着照应。每次回家都给两个儿子买新衣服、玩具,带孩子们去吃东西。爸爸经常兴奋地跟两个孩子描绘未来的幸福:有房子、有车子、穿名牌衣服、上高档餐馆……他们将有很多很多的钱。
懂事的哥哥每天带着弟弟一同上学,放学后辅导弟弟写作业、吃饭、洗澡。老师每次要家长签名,哥哥让弟弟代签、弟弟让哥哥代签。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或表演节目,两个孩子总是眼巴巴地等待爸爸到来,可总是一次次失望,最后总是兄弟两人在台下轮流为对方呐喊打气。他们是大人眼里的优秀好孩子。
有一天,弟弟要做手工,兄弟两人尝试了很多,用真水果、用纸板……但效果太糟糕,看着弟弟急得掉泪的样子,看着空荡荡的只有弟弟哭泣声音回荡的家,伤心的哥哥到文具店偷材料被抓,当爸爸从另外一座城市赶来时,愤怒地质问大孩子为什么要偷东西,哥哥说了一句话让爸爸瞬间哭成泪人:“我是故意的,因为只有这样我和弟弟才能见到你……爸爸你的幸福离我们很远,我和弟弟的幸福是天天能见到爸爸……”
不少父母总以为,只有赚够了钱,孩子就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无数父母不惜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把孩子留在老家,在城市里追逐着幸福梦。可是,幼儿教育专家小编提醒你,在年幼的孩子们心里,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爸妈的陪伴,比如辅导孩子做作业,跟孩子一起做饭,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晚上能躺在爸妈的怀里睡觉,周末能牵着孩子的手去玩……即使什么也不做,爸妈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孩子就能感觉到幸福。
错过了孩子的依恋期,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的幸福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没钱连生活都成问题,还谈何陪伴!”记得有一个育儿专家曾经说过一句话,“生了孩子就要承担责任,如果你还在为忽视孩子找种种借口的话,那只能说这是孩子的不幸,因为爸妈未准备好就把你生了下来。”
时常会见到不少宝宝在妈妈下班后,俨然成了妈妈的小尾巴,时时刻刻的跟着妈妈的屁股转;而每当妈妈要上班离开时就显得很警惕,甚至会大哭大叫,这就是孩子的依恋。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躯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依偎、追随等。2-3岁尤其是孩子依恋感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在此阶段中,孩子对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
错过孩子的依恋期有什么危害?
有一个孩子在断奶后就被送到叔叔家长大,上小学二年级才回到父母身边。由于已经错过了感情依恋的关键时期,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而且极度没有安全感,存在自卑、内向敏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天天沉溺网络游戏。爸爸也对儿子没有感情,但是对于一直在身边长大的小女儿却是百般疼爱,妈妈很溺爱这个儿子,但是内疚之情可能胜于母爱,总是努力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他……但无论妈妈怎样努力,儿子似乎跟他们就是不亲。
无论多忙,请爸妈每天至少给孩子留下0.5小时
从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将孩子寄养在老家或亲戚家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把孩子带在身边养育的爸妈,也请记得无论多忙,每天都要陪伴孩子2小时,如果太忙腾不出时间,也请每天至少要花0.5小时全心全意陪伴孩子。陪伴孩子的时候请远离电脑、手机、Ipad等,全身心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才能实现高质量的陪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