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生的语言修养
中国医学界有句古话“无德不成医”,即没有良好的道德就当不了医生,更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现代大学生一个重要素质,医学生大部分毕业后服务于公众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医学生的道德修养特别是职业道德修养更显重要。为此,医学生生更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语言充担医患之间直接的交流沟通工具。古希腊的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种是药物,另一种是语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在高节凑,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服务, 其中言谈的作用就越发显得重要。如何通过有效恰当亲切的语言来取得患者的信任合作,这是看好病的首要环节。因此,医学生除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尤其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是充当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充当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交际工具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它是指语言能够被人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 医学生的语言特点 医师接触的群体是疾病患者,他们不但具有身体上的疾病,而且他们的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悲观,厌世,抑郁等各种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医学生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能起到安慰亲抚的作用。医学生应有如下的特点: 1.礼貌性 新患者就诊或入院, 医师要充分意识到这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开始, 要停止手中的工作, 起立迎接,热情向患者询问病史。对患者的称谓要有区别、有分寸, 可视年龄、职业而选择不同的称呼, 对老年患者和有一定地位的患者姓名后要稍加修饰, 使对方从心理上产生认同和情感上的接纳。 2. 情感性 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良好的语言能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慰, 语言的情感性要在高尚的医德修养指导下不断完善。在与患者沟通时, 医师不仅要具有同情心、怜悯心、仁慈之心、母爱之心, 而且, 此时语言的好坏, 语气的轻重, 语速的快慢, 语调的高低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直接影响宣教工作的效果。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对患者良好的配合及与疾病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应表示赞许和钦佩, 要善于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语言。同时, 医师应学会观察患者的反应, 从谈话时患者的眼神、表情和动作里捕捉信息, 针对患者的反应,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保密性 医患关系应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 一般情况下, 医师要实事求是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情况, 因为患者有权利知道。但是, 由于患者对有关问题比正常人敏感, 医师可视不同对象对待, 有的可直言, 有的必须委婉、含蓄。当癌症患者对疾病、药物及疗效等方面存有疑问时, 医师一定要耐心中肯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该解释的一定解释请楚, 需要保密的要给患者一个可以接受的答复。当高血压患者若能了解其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一些常识, 主动配合治疗, 则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但若我们解释不妥, 给患者似是而非的印象, 让患者产生不必要的想法,则不利于治疗, 甚至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4.知识性 医师应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保健等知识, 还要处处留心, 随时随地收集最新、最有效的防病保健小知识, 确保宣教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不仅要告诉他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会他们如何去做, 而且还要讲出为什么, 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比如在饮食指导中, 不能只说低脂低固醇, 而是要具体到日常生活中的食物, 哪些不能食用, 哪些少食用, 哪些是健康有益的, 还要指导简单的烹饪方法。对于机体抵抗力差, 容易感冒的患者,要宣教预防措施, 教会他清水洗鼻窦, 保持鼻腔清洁湿润, 告诉他坚持跑步, 用鼻呼吸的重要性, 可行性。 5. 灵活性 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因人而异, 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做医疗操作时可以健康教育, 巡视病房时也可以健康教育, 在走廊碰到患者不正确的锻炼方法, 也可以健康教育。针对不同患者, 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讲解不同内容, 讲解内容可深可浅, 可长可短。视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时空条件而定, 不能墨守成规, 千篇一律。 6. 通俗性 在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 社会经济地位, 种族、职业、年龄的不同, 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 少用或不用“行话”和医学术语, 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的则深入浅出, 辅以相应的解释。 医学生的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主要分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 有声语言是一种口头语言, 是人们沟通的最常用方法, 即利用直接交谈来传递信息; 在有声语言中又可分为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暗示性、健康指令性、保护性语言等。无声语言是一种体态性语言, 通常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与手势等, 它是一种辅助性语言, 充分利用好无声语言能增加沟通效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肢体语言。由于医师面对的是特殊人群(病人) , 其语言的形式、方法及作用也应有很大的不同。有声语言大家都比较重视和熟悉,所以我们在这里只重点介绍无声语言。无声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表情语言 是人们通过面部状态或姿态化来传递信息的语言。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生理性表露。医师应当善于表达与病人沟通时的面表情, 更要细心体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有的医师话语不多, 但微微一笑, 往往比说多少好话都起作用, 给患者营造一种亲密无间气氛, 会使患者感到欣慰。 2. 眼神语言 是人们通过眼色、眼睛神态来递信息的语言, 它既可以传递信息, 也可以表达情。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它最能倾诉情感,通心灵, 眼神的千变万化, 表达着人们丰富多彩的内世界。医师在工作中必须注意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 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和增进与患者感情的交。同时医师士也应当注意患者眼神, 来判断患者的心理态, 以帮助治疗。 3. 手势语言 是通过手的动作、姿态来传递息的语言。手势同眼神一样, 灵活多变, 富有极强的情达意的功能。 4. 动作语言 是通过扬眉、撅嘴、挥手、耸、点头、摇头等身体部位活动传递信息的语言。医师同患者的交往中, 诚恳友善地向患者点头, 患者便会产生温和安全感。 5. 触摸语言 是通过身体某个部位相互接来传递信息的语言。它是护患沟通的一种积极有效方式, 既能增进人们的相互关系, 也可以增进护患的感交往。如医师在查房时, 对患者拍拍肩、拉拉手等, 可使患者感受到一种支持、鼓励和关怀, 并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病人的风俗和文化背景, 应用恰当, 以免引起误解。 良好的语言文化修养是融洽人际关系、尤其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保证,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医师的语言反映医师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修养,也是对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医学研究生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更需要具备人际交往的技巧,良好的语言交往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使医患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从而保证医疗措施的顺利实施,并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医师的举止、言行中无不透着一股浓浓的文化韵味,医疗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无不渗透着一定的文化美,语言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桥梁作用。言谈是知识、阅历、才能和教养、应变能力的综合表现,即所谓“言为心声”,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人的心灵的美与丑。言辞要恰当、表达要得体,医师作为交谈的主要角色,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把握谈话的深浅度,尽量避开患者关注和敏感的话题,不对其病情妄加评论,以免加重心其理负担。 因此,我们医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获得良好的文化修养,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冶练自己的道德情操,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既要注意自己的言谈等有声语言,做到和蔼可亲,谈吐有度,又要适当使用无声语言,使患者觉得亲切欣慰,这样才能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使双方能有效轻松的交流和沟通。但要想获得良好的语言文化修养,非博览群书是不行的。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从中汲取书中的精华来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语言修养。因为良好的语言修养需要靠长期的知识积累,积淀下来的才是精华。 这还是浅谈?LZ下次千万不要深谈哦 {:6_287:} 感谢分享! ;P 欢迎关注隆力奇健康产品微信平台号: longrich88一起交流!楼主给咱们提供机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