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甲状腺结节,就再也不能吃海鲜了?
每年体检后,最多人中招的,大概就是甲状腺结节。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约为18.6%左右。浙江省癌症中心发布权威报告:从2013年起,浙江省甲状腺癌已跃居女性发病首位,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
大家都知道,碘和甲状腺关系不一般。因此很多人查出甲状腺结节时,第一反应就是以后都不能吃海鲜了。
但是,这个锅,海鲜应该背吗?
其实,这个锅还真不能简单地甩给海产品,一些调料、腌制加工食品、蛋类食物的含碘量也不低。
各种食物含碘量的情况
(含碘量从高到低排列)
01 海藻
海藻类包括海带、紫菜、裙带菜、发菜等等,这是海产品中含碘量最高的食物。例如:每100g干海带中含碘量高达36240μg,稳居高碘食物排行榜之首。
02 碘盐、鸡精
目前,中国加碘盐的平均含碘量为每100g约2000-3000μg左右。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鸡精的含碘量也很高,每100g约含碘766μg。
03 海贝、虾皮
贻贝(也叫青口贝,晒干后为淡菜),每100g含碘346μg。虾皮,含碘量也很高,每100g约含碘264.5μg。相比起来,海虾仁、虾米的含碘量则稍微低一些,为82.5μg/百克。
04 腌制食品
火腿、咸鱼、熏肉、腊肠、豆腐干或罐头食品……这些东西确实好吃,但是一般都加了大量的加碘盐,含碘量当然都不低。例如每100g虾酱中约含碘166.6μg;每100g广式小香肠中含碘量约为91.6μg;豆腐干的含碘量亦有46.2μg/百克。
05 蛋类
没想到吧,你们爱的蛋类中也含有不少碘哦(主要集中在蛋黄),其中含碘量相对最高的是鹌鹑蛋(37.6μg/百克),其次为鸡蛋(27.2μg/百克),鸭蛋含碘量则相对低一些,约为5-6μg/百克。
其他坚果类(核桃、松子仁、开心果、杏仁等),含碘量为8-35μg/百克不等,加工程度越高含碘量越高)肉类(鸡肉、牛肉、羊肉等),平均含碘量约为10μg/百克左右,豆类及豆制品,含碘量约为7-10μg/百克不等。
介绍到这里,也许有人开始疑惑了:诶?是不是漏掉了海鱼呀?高碘海鲜里面怎么没提到海鱼?
咳咳,在这里,我们要为海鱼同志伸冤。其实海鱼在整个海产家族中是含碘量相对最低的!
例如,100g小黄鱼中含碘量为5.8ug,100g带鱼仅含碘5.5ug,还有马哈鱼、鲅鱼这些海鱼的含碘量与淡水鱼类相差无几,甚至比蛋肉类还要低呢。
那么,查出甲状腺结节,是不是就要开始低碘乃至无碘饮食了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群碘摄入量标准(需保证的摄入量):
0-5岁:90ug/天
6-12岁:120ug/天
大于12岁及健康成人:150ug/天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50ug/天
单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其实不必“谈碘色变”,正常吃饭即可。下面这些表,你可要看仔细了——
甲亢患者(不论有无结节)
需要行碘131治疗者
忌碘饮食
严格吃无碘盐(避免在外就餐);
不吃腌制、加工食品(查看配料表,添加了盐的都不吃~自己用无碘盐制作的可以吃);
不吃海藻类、海贝类、海虾海蟹(用淡水产品代替,前面提到的几种含碘量低的海鱼和淡水鱼类可以吃~);
蛋类只吃蛋白(蛋黄不吃);
坚果只吃未加工过的;
不吃含有碘成分的保健品(包括各种复合维生素等,吃之前记得看清楚成分表~)。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术后不需行碘131治疗者
低碘饮食
低碘饮食就不用像忌碘饮食那么严格啦。当然,海藻类的还是尽量少吃,前面说到的其他食物,可以自行选择适量吃。
比如说,如果你吃的是无碘盐,那就可以适量吃些海贝、虾皮、加工食品、蛋黄等食物;而如果你吃的是加碘盐,那高碘食物就只好忍痛放弃咯。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像绳子打的结,所以叫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很高,其中约85%~95%为良性,大部分不需要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就算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它在一生当中也有10%~15%癌变的可能性,因此同样需要重视。
甲状腺结节可通过摸颈部自检:
颈部出现圆形肿块
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
单个结节肿大且表面不光滑
肿块增长速度快,可在十几天或一两个月内明显更大
如果出现以上4种情况,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体检中发现结节,最好去肿瘤专科医院确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治疗。
还有一类病人,结节是良性的,但它长得特别大,影响外观,还影响到气管功能,让人感觉不舒服、碍事,建议还是要做手术。因此,甲状腺结节并不是说良性就不用做手术了。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定期复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就是要及早揪出那些恶变的结节,及早做手术处理掉,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这比出现症状后再去检查要及时很多。
良性结节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结节偏向恶性,则需要缩短复查间隔,具体复查时间最好听医生安排。
复查一般是做颈部彩超(包括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和上次的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看看结节有没有变化。所以去医院复查时,记得随身携带以前的检查报告。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