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三部门联动帮工人讨薪,70名工人终于拿到了91万元工资
一起系列劳动工资案件的当事人及企业代表,近日为宁海法院立案庭送来了一面锦旗,称赞法院及时调处,保障工人权益,让公司走出困境。而这一切,都源于该县法院、仲裁机构、民政三家单位的“梦幻联动”。宁海某健康管理公司是一家健康管理兼养老服务企业,主要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员工大多为妇女,53岁的王大姐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周转不灵,导致受雇的70名工人合计91万元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
无奈之下,王大姐和其他员工“抱团”走上了讨薪维权之路。之后,其中的59名员工经宁海县仲裁委员会调解,成功与企业达成了调解协议。而王大姐和另外10人由于已超过退休年龄,只好选择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
2020年10月,王大姐等10人将该健康管理公司诉至宁海法院,涉及金额8万余元。因所涉金额不大且案情简单,经立案工作人员引导,王大姐等人选择通过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进行诉前调解。随后,平台将该系列案件分流至法院派驻县矛盾调解中心团队进行调处。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健康管理公司一次性支付劳动工资,员工则放弃主张疫情期间的停工补贴。
在之后的案件回访过程中,法官了解到,案件虽然调解成功,但公司一时无法筹措90万元的款项。因为拿不到工资,此前在仲裁机构的59名员工及王大姐等人纷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冻结公司账户。而另一方面,公司不希望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同时也有强烈的自动履行意愿,并表示在民政部门尚有一笔购买服务经费,领取后可用于支付工资,希望法官能从中调解。
基于此,驻县矛调中心审判团队当即联合县仲裁委员会启动“调裁诉”对接机制,一揽子联动调处该70件系列案件。敲定方案后,法官多次与王大姐等工人代表沟通协商,在取得员工们的理解后,法官又马不停蹄联系民政部门,积极落实款项的交付。
12月16日下午,法院通过银行转账、支票等方式将91万元工资款全额发放。
据悉,自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以来,宁海法院不断优化司法确认程序,通过推动解纷重心、资源前移,不断完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自动履行”高效运转的解纷模式,切实打造纠纷解决“宁海样本”。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董小芳 通讯员郑珊珊
振宁牧业破产,几十名的农户拿不到工资怎么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