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结石、息肉,为什么胆囊总爱出毛病?6个习惯会让胆囊罢工
胆囊虽小,但它与人体多个脏器交叉相连,一旦发生恶变,很容易累及肝脏、胰脏等。而现实生活中,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石症(胆结石)却都很常见。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09%,人数超过2亿;而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则达到6%,也就是说,平均16个人里面就会查出一个胆囊息肉!而且这些数值还在不断升高!
那你可曾想过,为什么胆囊总爱出现各种问题呢?
1、胆囊疾病发生的“罪魁祸首”
胆囊疾病的发生常常与这几个因素有关:
1.胆囊功能异常
胆囊收缩可排出胆汁,如胆囊不收缩、收缩较弱或者胆汁存储时间过长,就可能逐渐形成沉淀、结石。
2.胆汁成分改变
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与胆固醇形成一定比例,胆固醇能保持溶液状态不被沉淀析出。
但若胆盐及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增加,那么胆固醇就会被析出聚合成胆结石。
3.胆汁的排泄受阻
若胆汁向胆囊流入的过程中,胆管受阻、排泄障碍,胆汁淤积会刺激胆管诱发炎症;另外,胆汁的排泄途径受阻后,导致胆汁在胆囊中不断浓缩,最后也容易形成结石。
胆囊有了结石,常促发胆囊炎,胆囊炎又可诱发胆石症,两者相互影响,常常同时出现;而胆囊息肉则可能诱发慢性胆囊炎。
由此可以看出,胆囊疾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常常会同时发生,更要提高警惕。
2、6大习惯会让胆囊“罢工”
1.一日三餐无规律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吃饭毫无规律,空了就吃,没时间就不吃~而这样的习惯让胆囊会受伤。
如:
*如果不吃早餐,胆汁长时间存留于胆囊内,容易淤积形成结石,也可能刺激胆囊形成息肉;
*如果长期不吃晚饭,会导致胆汁排泄出现问题;
*如果进餐间隔太长,胆汁在胆囊内停留较长的时间,也会增加胆囊疾病的发生风险。
2.膳食结构错误
不少人喜欢吃一些重口的食物,如高盐、高油的炸鸡、火腿、烧烤等,这些食物当中的油脂、胆固醇成分特别多,一旦大量进入体内,就会影响到胆汁酸以及钙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的平衡,很容易患上胆结石。
太油不好,太素也不行——胆汁主要帮助脂肪消化,吃素的时候胆汁分泌较少,可能造成胆囊的代谢合成分解消化紊乱,和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甚至胆囊癌的发生有比较重要的相关性。
所以我们要做到饮食均衡,荤素搭配。
3.饮食不洁
很多人喜欢到路边大排档、小摊贩处吃点宵夜,但若是食物没有处理干净或者没有完全做熟的话,进食后可能引起细菌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现象。
当肠道压力超过胆道压力时,一些细菌可能逆流进入胆管,诱发急性胆囊炎,将来发生胆囊结石和胆囊癌的风险也会升高。
4.不爱喝水
当饮水不足,人体自身缺乏水分时,胆囊分泌出的胆汁就没有足够的水分供给,长期下去,很容易导致胆汁浓缩从而形成结石。
5.久坐不动
长期久坐不动,胆囊肌肉的收缩能力也会变差,影响胆汁排出,从而易造成胆汁淤积,为胆囊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6.乱服含雌激素的药物
体内雌性激素水平过高,会减弱胆囊的收缩功能,延迟胆囊的排空速度,影响胆汁分泌,并且还会刺激胆固醇的分泌。
所以不可随意服用含有雌性激素的食品和药物。
3、护胆行动,从现在做起
想要减少胆囊疾病,除了改正上述的习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这样做:
1.减肥,尤其是减小腹围
腹型肥胖者是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胃反流等消化代谢疾病的高危人群。减小腹围,本质上就是减少脂肪、促进代谢,对于保护肝胆都很有好处。
减腹小妙招
肚脐按摩
腹部当中的肚脐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神阙穴。
揉搓这个穴位周边,能够促进血液流通,让肠胃等消化器官的分泌功能活跃起来,帮助体内废弃物的排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脂肪在腹部的堆积。
减腹茶饮
做法:生白术5克、陈皮5克、茯苓5克、泽泻5克、大腹皮5克。水煮15-20分钟,代茶饮即可。
此茶能帮助健脾益气、祛湿利尿、消脂减腹。
2.补充β-葡聚糖,帮助降低胆固醇
β-葡聚糖能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美国研究显示,每天摄入3~4g的β-葡聚糖可使胆固醇下降8%。
青稞、大麦、燕麦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β-葡聚糖。
3.巧用枳实利胆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枳实有利胆的功效,对治疗一些胆囊小结石、胆炎、胆囊小息肉,都有很好的功效。有需要的人群,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下面这款利胆饮。
利胆饮
做法:枳实5克、柴胡5克、郁金10克。
适用于胆气不利、阳明蕴热的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人群。
提示:想要筛查胆结石、胆囊息肉、早期胆囊癌,做B超检查最适合,可每年进行一次。
如果发现充满型结石、多发结石、胆囊结石合并反复的胆囊炎、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囊壁有增厚的人,可以遵医嘱考虑胆囊切除。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