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窗萤几 发表于 2022-3-18 15:40:10

人与人相处的5条潜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白居易有言:“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是微妙,一句话可以让人如沐春风,也可能令人敬而远之。
      5条社交潜规则,帮你洞悉人际关系的真相。
      1.不随意探听他人隐私
      每个人都会有不愿被他人涉足的隐私和生活圈子,例如收入情况、身体状况、感情状况、孩子的成绩等等。
      有分寸感的人,不窥探别人隐私。
      家里不常走动的亲戚一开口就问你:“买房了吗?买车了吗?”
      小区里交情较浅的邻居一见面就问:“怎么还不结婚?怎么还不要小孩啊?”
      只能算是萍水之交的人,却总问:“在哪工作?工资多少钱一个月?”
      这就是典型的说话没有分寸感的人。
      打听别人秘密的人,易招人怨。有些事情,别人愿意讲,自然会主动讲出来,别人不愿意讲,你别傻傻问个不休。
      如果别人对你说了自己的隐私,那是信任你,不要告诉第三个人。
      不尊重别人的隐私,即便是再亲密的关系,最终都会分道扬镳。
      多专注自己,少窥探别人,真诚待人,注重分寸,关系才能长远。
    2.开玩笑要适度
      玩笑开的好,可以活跃气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但如果没有拿捏好分寸,则会适得其反,伤害感情。
      常有一些人自以为幽默,用别人的弱点、隐私,说一些玩笑话。
      比如拿别人的相貌、家人、不堪的经历开玩笑……看似无意,实则伤人至深。
      开玩笑要有分寸,把握好度和界限。
      不要开低俗的玩笑,令人难堪;不要在开玩笑时夹枪带棒,指桑骂槐;不要借开玩笑的名义,对人冷嘲热讽。
      开玩笑要区别对象,对朋友能开的玩笑,未必适合对长辈。
      玩笑也要看清场合,不分场合的乱开玩笑不是幽默,是没教养。
    3.别总向身边人传递负面情绪
      一个人向你大倒苦水,开始你会同情他的遭遇,耐着性子听他倾诉。
      如果这个人持续不断、隔三差五向你传递负能量,你还会同情他吗?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是容易的。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迷茫时读书,难过时运动,低谷时沉默,独处时自省。
      与其做一个负能量的传播者,不如努力做一个负能量的消灭者。
      4.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
      许多时刻,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他人的人生。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
      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嚎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有一句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常常会对他人的评判,怒气冲天。却在自己去评判他人时,却忘了保持缄默,守口如瓶。
      尼采说:“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不在人后说闲话。少去想别人如何,就是好人的做法。”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行走世间最大的本分。
      5.不要总想在言语上胜过别人
      生活不是辩论场,没必要分个你输我赢。始终在言语上胜人,除了满足一点虚荣心,再毫无意义。
      和亲近的人言语争锋,怎么争都是错;和无关紧要的人争辩,是白白浪费精力。
      杨绛曾记录下这样一件事。
      在特殊年代,一位女学生斥责她传播不恰当的思想言论,给学生精神健康造成危害。
      面对无端诋毁,杨绛大可当面对质,为自己辩解。
      但是杨绛却选择沉默以对: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瓷器永远不要去和砖头硬碰硬,与层次不同的人,争高下,辩输赢,只会不断拉低你的层次。
      与其争论不休,不如沉淀下来,明事理多思考,潜心修炼自己,这才是一个人难得的清醒。
      来源: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与人相处的5条潜规则,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