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快会长胖,会致癌是真的吗?吃的太慢也对身体不好?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催着吃快点,小时候是「上学要迟到啦」吃快点!毕业后,有时为了工作不得不练就,5分钟干掉一碗肠粉,10分钟吃光一份猪脚饭的本领,“插空吃饭”成为常态,能多快则多快,甚至有时候随便扒拉两口就算了……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健康专家们说,“吃饭要细嚼慢咽”,“吃慢点对身体好”,那么,吃得快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影响?吃饭慢真的对身体好吗?我们来“一探究竟”。
太快确实容易长胖
研究都证明,对于健康人来说,吃得快确实更容易超重,吃得过快可能会造成两个后果:
1.吃更多的食物
平时在进食时,会有一个饮食中枢,也就是饱食中枢控制着我们,但是饱食中枢的反应一般会滞后于胃部的感觉。当我们感觉自己吃饱的时候,实际上很多时候可能已经吃撑了,尤其是进食过快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更加明显。
2.消化液搅拌不均匀
食物进入过快,消化液的搅拌会比正常进食的人要差一些,化学消化也会受到影响。没嚼碎的食物也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如果遇到坚硬的食物,还可能弄伤食管、肠胃。
除以上两点,吃得太快还会引发......
使血糖失控
吃饭速度太快,血糖上升的速度也会加快,从而导致身体的胰岛素分泌增加,长此以往,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就容易下降,出现血糖失控,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几率。
有研究发现,吃饭太快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诱发因素。数据显示,吃饭太快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约是30.9%!
引发心血管问题
人体在咀嚼的时候,下颌肌牵拉部位血管,加速太阳穴附近血液流动,改善心脑血液循环,而吃饭速度过快,下颌肌活动少,并不利于心脑血液循环;
人在吃饭时,心跳会加快8%-10%,心脏射血量会增加。吃饭过快,很容易吃过多,而食量越大对心脏的影响越显著,容易让心率加快。普通健康人其实没有什么大影响,但对于本身心脏不好的人,就很可能会引发心慌、不适等感觉。
增加癌症风险
大块食物,亦或是一些坚果、硬煎饼等坚硬的食物,还没嚼碎就咽到食道内,会对食道、肠胃造成物理性损伤,甚至出现溃疡现象,长时间反复则容易造成细胞病变,导致癌症发生。
而且吃得快的人,往往更容易接受烫食,对口腔粘膜、食道粘膜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临床数据表明,大部分的食道癌、肠胃癌患者都与进食过快有关。
另外,口腔的咀嚼功能不只是粉碎食物——有研究表明,食物只有在接触唾液32秒后,唾液中的酶能降低其中的黄曲霉毒素、亚硝胺、苯并芘等致癌物的毒副作用。
如果把咀嚼的时间缩短,相对而言致癌物对器官组织的影响会更大。
吃得慢的确有好处吗?
有研究证明,吃得慢能让人更容易感觉到饱,吃得更少。但也有研究证明,吃得慢和减重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相比狼吞虎咽,吃得慢确实可以让食物的咀嚼更充分,食物的吸收效率提高,营养吸收得会更好。
但是也不要吃得太慢,太慢反而......
如果吃的是油脂性较高的食物,需要肝脏分泌胆汁来进行消化;而吃得太慢,胆汁会分期分批地进入肠内,胆汁的量就比较有限,可能无法充分消化脂肪,易造成脂肪堆积,反而会增加肥胖风险。
不仅如此,消化食物的消化酶有分泌高峰,一般维持在十几分钟内,此时是消化食物的最佳时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但倘若时间一长,很可能会觉得食欲大减,越吃越不想吃。长期如此,容易营养不良甚至厌食。
吃饭的正确打开方式
01.用餐时间与咀嚼次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不暴饮暴食,一般来说,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
慢慢吃饭其实并不是指放慢吃饭速度、延长吃饭时间,而是增加每一口食物的咀嚼次数,食物咀嚼30次以上再咽下,更易消化和控制食欲。
02.规律吃饭
早餐建议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
吃饭有规律,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肠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状态。
上述时间是根据大部分人平时的进餐习惯做出的建议,若有减肥计划亦或是肠胃不好等特殊情况的人群,需要少吃多餐的,可以稍作调整。
03.合理搭配饮食
一般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合理分配三餐的热能比例,早餐占25%、中餐占40%、晚餐占35%;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以保证摄入了充足的营养。
一日三餐搭配参考
早餐:主食可选全麦面包、营养粥、蔬菜三明治、蔬菜包子等;副食需增加适当蛋白质,如1个鸡蛋,一小杯牛奶或豆奶。
午餐:主食可选米饭、面条、大饼等,一般在150-200克;副食主要是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如80g肉类或鱼类;200克蔬菜、100克水果。
晚餐:主食可换成粗杂粮,像玉米、番薯、豆类、燕麦等,摄入125克左右;副食的肉类最好是低脂的鸡肉、鱼肉,大概50克即可,蔬菜可以稍多,尽量低脂少油少糖。
每日保证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鱼虾类50-100克、畜肉50克、蛋类25-50克。具体的可以自己调整。
“民以食为天”
别因为着急品尝
而放弃自己的健康
来源:腾讯医典 我是大医生官微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