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寂寞 发表于 2022-5-23 08:56:14

考生考前焦虑、担心是正常反应

考生考前焦虑、担心是正常反应专家提醒家长做好后勤保障,淡定接受现实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取得好成绩是每个学子共同的目标。在最后“冲刺”的过程中,如何适当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理性看待中高考,成了广大家长关注的热点。为此,记者采访了宁海阳明心坊心理服务站负责人、精神卫生专家、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奚琼霄,为家长们做心理疏导。
      焦虑、担心是正常反应
       “中高考本身就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考生会出现认知、情绪、行为、躯体等层面的不适应状态。”在门诊中,奚琼霄遇到不少考生因担心考试会失败,出现退缩的想法,还伴有焦虑、害怕、恐惧等,甚至出现回避社交、自我封闭,身体上出现头晕恶心、食欲减退、胸闷心悸、失眠早醒等状况,这些症状都可能是患上了“考前焦虑症”。
       “考前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反应,适当的焦虑紧张会促进考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考试过程中适度的焦虑会让考生的思维更活跃,答题速度和质量更好,正确率更高。”奚琼霄解释道,焦虑紧张是在这种环境下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极力想摆脱这种情绪,会适得其反,增加自身的压力。同时,大家还应认识到,出现这种情绪,绝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如果压力过大,焦虑过度也会导致不良影响,如考前不能安心复习,考试中思维混乱不能正常发挥,进而影响考试成绩。家长、老师在考生备考过程中,要加大对考生考前焦虑的重视,如果该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干预处理。
      保障睡眠别开夜车
      “我们在分析原因的时候,考生大多是因为晚上失眠,或者是开夜车复习,无法保证睡眠时间导致情绪焦虑。”奚琼霄建议,临近考试,考生一定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和平常一样就好,而不是打疲劳战、开夜车,应该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有的考生觉得夜间复习效率高,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夜间比较安静,干扰因素少。如果考生养成了“开夜车”的习惯,晚上精神,白天疲惫,高考的时候就容易没有精神,达不到最佳状态。所以对同一程度的考生来说,高考考的就是心理状态,因此睡眠很重要。
      同时,人体到夜间,特别是晚上11点至1点,各器官都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强行硬撑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晚上不要通过喝咖啡、茶等方式刻意提神熬夜,困了就睡,尽量顺其自然。“提倡考生睡子午觉,就是晚上11点入睡,睡满7个小时,中午睡半小时,保证有7.5到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奚琼霄说,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掌握的知识远比熬夜苦读多得多。如果有些考生因心理压力导致失眠,可以从其它方面减压,如在睡前温水泡脚,喝一杯温牛奶等,都能够帮助改善睡眠。但如果失眠成为常态,就需要到医院寻找解决方法。
      后勤保障淡定接受现实
      奚琼霄建议,家长在这一段时间里,要调整心态,科学的做法就是正确对待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不管好坏,都要坦然面对,在考生面前不要再提那些鼓励、加油之类的话语,也不要再给他们灌输所谓的“心灵鸡汤”。家长或许以为这些是对孩子的安慰和鼓励,但是,在考生心里,这些都是压力的一种来源。家长首先要放下心来,淡定地接受现实,做好后勤保障。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向家长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应该允许孩子有焦虑、紧张的情绪。这时,家长不应给孩子传达“有这样的情绪不好”的信号,因为这样会阻碍孩子向家长抒发情绪,只能自己去消化这些问题。家长应该学会“共情”,鼓励孩子去表达,帮助他们减轻情感包袱。
       同时,家长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成为孩子的定心丸。如果孩子本身很紧张,看到父母也很焦虑,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问题没有人可以解决。家长需要保持宽容、豁达的心态,找准做事的度,调整考生的情绪。
       此外,奚琼霄建议家长务必保障考生的饮食健康,饮食清淡,荤素搭配,保证食材的新鲜。在饮食上不要跟平时有太大变化,避免肠胃接受不了。
      来源:今日宁海

易里寻真 发表于 2022-5-23 15:04: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生考前焦虑、担心是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