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草 发表于 2022-6-30 09:36:44

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

      市民张女士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不久前她买了一套房子,从交首付的那一刻起,就隔三差五遭到装潢公司、建材公司电话骚扰,吃饭、午休、开车、开会,都能接到,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因为手机号绑定了很多APP,更换非常麻烦,她后悔当初没有另开一张手机卡用来登记业主信息。现在面对陌生号码的狂轰滥炸,不堪其扰却又徒叹奈何。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用户数据被泄露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国内披露的多起侵犯个人信息司法案例可以看出,从上游的非法获取、采集、打包,之后转手出售、层层转销,再到下游的非法使用,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个人信息俨然成为不法人员的“牟利法宝”。
  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途径很多,如何准确、有效、快速地举证、维权成了一大难题。由于行业壁垒的存在,又因为非法收集、提供个人信息带有隐蔽性的特征,导致维权者难以取证,无法举证究竟是在哪个环节遭到了侵害。其次,作为普通市民,很难追溯到信息泄露源头。即便是有了怀疑目标,要走完司法流程,也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获得的赔偿却不高。因此,大多数受害人虽然因信息被泄露而感到不满,但“较真”的人却并不多,多数抱着息事宁人的心理。
  去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筑起安全墙,除了有关部门的严抓严打和科学引导,企业也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设置合规机制,注重技术安全升级,从根本上避开那些不该触碰的“雷”。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宣传,给公民个人信息接触者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敲响警钟。另外,对于非法购买和使用个人信息进行推销的个人和机构,达到一定量化标准的,或是有特定从重情形的,要坚决予以打击处理,从市场端倒推问题的解决。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信息泄露不能总在“泄露——抱怨——继续泄露”之间反复横跳,只有斩断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产业链条,才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我们的“数字化生存”才能更安全。
      来源:今日宁海

年少的爱做梦 发表于 2022-7-1 21:24:26

以前互联网还不怎么流行的时候,这种电话轰炸倒是没遇到:lol

默默看装逼 发表于 2022-7-3 17:18:14

每天收到得力的短信怎么办?谁来帮我处理一下: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