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这4句伤人的话,家长别再说了
开学了,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迅速适应学校,但TA们的表现却可能让你大失所望——哭闹、孤僻、上学磨蹭......如果处理不好孩子这种“厌学”情绪,就可能出现极端事件。这是一个非常普遍和日趋严重的问题,而且越来越低龄化。
孩子厌学有什么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样的表现才算厌学?
很多孩子嘴上说着不喜欢上学,实际上还是能每天坚持去学校上课、完成作业,并从中找到一些乐趣,这类的情况不属于厌学。
厌学的孩子通常在心理和身体两方面,都排斥上学,具体表现为:
一提到学习就厌恶
看到书本、想到老师就开始紧张、恐惧、厌烦、沮丧,出现一系列无法忍受的情绪;
身体上产生不适
孩子有厌学情绪后,去上课就出现头疼、头晕、呕吐、发烧、肚子疼等问题,但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同时,这类身体不适的问题会随着孩子下课回家逐渐好转。
2.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
因为你常说这4句话!
厌学情况不是突然产生的,先别急着怪孩子,看看家长有没有踩以下“雷点语录”。
“你不好好读书,对得起爸爸妈妈吗?”
家长把过高的目标,用亲情绑架孩子身上,实际上给TA们造成了过重的负担,引起焦虑,就越来越学不进去了。
当“走心”的家长,先从和孩子做朋友开始,多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想法,用浓浓的亲情为学习装上翅膀。
“你好好念书,要什么都可以!”
很多父母喜欢把奖励当作孩子学习的筹码,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玩手机、吃零食。
短期内可能很有效,时间久了,这些奖励会在无形中把孩子内在动力给浇灭了。没有了物质的刺激,孩子就不想学习。
学习是一项长期且有些痛苦的脑力劳动,最好的方法是言传身教,陪孩子一起读书,共同进步,让孩子发自内心爱上学习。
“你认真学习,其他事情不用你管!”
这听起来像是对孩子的爱和保护,实际上是唯成绩论的表现。
培养孩子学习并没有错,但如果把学习当成唯一,忽略了劳动、面对挫折、表达爱的能力,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学习机器”。
家长平时尽可能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户外活动、社会公益项目,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也是进一步加强亲子感情的纽带。
今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要求,从秋天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而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分担家务的能力、做饭的能力也都明确写进了劳动课程标准。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得好,你就是不行?”
学习不好的孩子,本身就可能存在自卑心理。回到家后父母又“雪上加霜”,多重打击下,孩子会慢慢丧失自信心,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沼中。
身为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到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重拾学习信心。而不是一味地恨铁不成钢的抱怨,摧毁孩子学习的热情。
3.孩子厌学,家长应该这样做
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当然,家长除了从自身的角度帮助孩子,也可以增加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老师共同来调整孩子的厌学情绪。
对于已经出现厌学表现的孩子,家庭沟通也无法缓解,则有必要及时求助正规医院专业的医生,比如心理科、儿童发育行为科、儿童保健科的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治疗,帮孩子调整好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来源:健康杭州、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鸡汤还是少灌点! 这是专用语好不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