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小学生得痛风竟是因为这个习惯 医生建议:少喝含糖饮料
一种中年人的病——这是过去人们对“痛风”的普遍看法。然而,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疾病早已向年轻人伸出了“魔爪”,甚至有很多小学生“中招”。近日,11岁的小豪(化名)就在医院被查出了痛风,让他的父母始终难以置信,这么小的孩子竟也会得痛风?以为是生长痛,没想到是痛风
小豪是一名小学生,几个月前,他开始频繁感到手脚关节疼痛。由于疼痛并不严重而且每次都能自行缓解,他和父母都没有把这当回事儿,父母还说可能是生长痛。然而,近段时间,小豪的手脚关节疼痛明显加剧,这让父母不禁着急起来。难道不是生长痛?抱着疑虑,父母将小豪带到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孩子的情况正常吗?”在宁大一院运动医学科/关节外科病区主任贾学文主任医师的诊室里,小豪的父母焦急地询问。“平时吃得怎么样?”“学习压力大吗?”“爱运动吗?”……贾学文向小豪父母详细了解了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随后给孩子开了肾功能三项的检查单。
检查结果显示:尿素、肌酐正常,但尿酸这项指标后面有一个向上的箭头。“孩子的尿酸都快到600μmol/L了!”贾学文告诉小豪父母,正常成年男性的尿酸值通常不超过420μmol/L,而对于儿童青少年,指标还要再低一些,小豪的尿酸已经严重超标,属于高尿酸血症。
“为什么孩子的尿酸会这么高?”对于小豪母亲的疑问,贾学文给出了自己的思路:“你们刚刚不是说孩子平时不喜欢喝水,就喜欢喝各种含糖饮料吗?用喝含糖饮料来替代喝水,这个坏习惯正是诱发痛风的一个高危因素。”贾学文告诉小豪父母,他已经在门诊中遇到过很多类似的病例,主要就是爱喝含糖饮料的缘故,幸好小豪的痛风还不是特别严重,不过,今后一定要做好生活习惯的管理。
太累也可导致痛风
对于了解过痛风的人来说,这两个词或许已不陌生:嘌呤、尿酸。痛风的发生,简而言之,就是体内和所吃食物中的嘌呤被分解后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出不足时,尿酸结晶会在体内的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从而引起痛风。
不过,很多人知道吃太多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会诱发痛风,却不一定知道经常喝含糖饮料也可诱发痛风。贾学文介绍,含糖饮料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果糖,而果糖的代谢途径恰好会诱导出更多嘌呤,导致尿酸升高。此外,高果糖摄入后经过一系列转化作用,容易引起肾脏炎症,从而引起尿酸清除率降低,进一步引起尿酸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吃”“喝”,经常性的劳累也是痛风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当人经常处于太累的状态时,身体的代谢、免疫力等都会受到影响,一旦体内嘌呤的代谢发生紊乱,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自然会增加。”贾学文说。
“四大恶”中,高尿酸亦不容小觑
如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早已引起市民的高度关注,然而,与这“三高”并称为“四大恶”的第四“高”——高尿酸,却经常被人们忽视。
“尿酸偏高,并不一定会引起症状,所以很多人不拿它当回事儿,直到手脚痛得受不了了才来医院看,这时候往往已经比较晚了。”贾学文介绍,高尿酸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比如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阶段,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高尿酸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这阶段可持续10年至20年,有的可能终生不出现痛风。而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后,关节局部损伤、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刺激、感染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
贾学文表示,事实上,高尿酸的危害并不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低,而且相关研究表明,有一部分患者的高尿酸还会引起或加剧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问题。所以,广大市民尤其是“三高”患者,一定要提高对高尿酸的重视程度。
应对痛风,防大于治
就治疗方法而言,痛风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具体怎么使用药物,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有些患者由于错误用药(比如明明是尿酸生成过多,却用了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如造成肾功能损伤。
贾学文表示,应对痛风,还是要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尤其对儿童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也给出了日常生活中有利于预防痛风的一些注意事项: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鱼和扇贝等海产品、动物内脏、浓肉汤等;
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要拿含糖饮料当水喝;
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避免过度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避免熬夜、过度疲劳以及承受过大的压力,尤其不要长期处于这些状态中;
如果被查出痛风,更要注意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的管理,严格控制尿酸。
“预防痛风,并不是让你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而是要控制好‘吃’‘喝’的量。建议大家尽可能多吃一些天然的食物,比如多吃新鲜水果,少喝加工过的含糖饮料。”贾学文提醒。
来源:宁波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