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庵遗址第四次考证:弥陀庵(即兰田庵)
弥陀庵在今日之兰田庵无疑明万历辛丑年,传灯大师撰写的《天台山方外志》书中赞美王爱山:“若夫丹山夷夷,草木萎蕤,何独王爱,我亦爱之,则有王爱山之胜。修竹千竿,兰若数楹,长者福聚,纳子化城,则有筋竹岭庵之胜。云生足底,人行天上,谁挈我衣,空中五两,则有弥陀庵、仰天湖道中之胜,此东门第二支取华顶之仄径,以水母溪为界也。”
从王爱山筋竹岭庵沿山岗走,传灯大师赞美弥陀庵仰天湖道:云生足底,人行天上,谁挈我衣,空中五两,则有弥陀庵、仰天湖道中之胜。
所以说道中必定前者是弥陀庵,后者才是仰天湖,弥陀庵与仰天湖相差不远,如果相差很远传灯大师也不可能放在一起表述,更何况古人最讲究的是地理位置的顺序,绝不可能弥陀庵在仰天湖之后。
如果冠峰中学上面的高湖则为仰天湖,那么弥陀庵就是现在的兰田庵无疑,两处相差2里路程。
再者从徐霞客两次游《天台山日记》中也同样可以证明弥陀庵即兰田庵。
《游天台山日记》批注
1.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凡'又'字开头,都是从前一处地址开始算起。现在里程山头程至兰田庵正好20里。)
2.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从筋竹庵到弥陀庵这一路有上岭、下岭,深山幽静、寂寥,有泉水轰动、春风徐徐的声音,路上没有客人行走。并非完全指弥陀庵遗址有“泉轰风动”这一现象。从江家屋基开始有两条路,沿岗走是小路,如果“上下高岭……泉轰风动"必走兰田庵古道,这中间3里地有三处小溪,一条落岭一条上岭。)
3.庵在万山坳中,(弥陀庵在“万山坳中”,这个“中”也不是中间的“中”,只有作“里”或“这一带”解。为了方便行人,此庵一定在道路一旁,可兰田庵四面环山,只有一条路口可出入,还是革命根据地。)
4.路荒且长,适当其半,(这一段路今天行走的客人几乎没有,野山路很长。“其':代词,指代筋竹庵至天封寺。兰田庵正是中间位置,兰田庵至天封寺也是20里。)
5.可饭可宿。(有一定规模的房屋,附近或许有村落,边上不远处一定有充足的水源,还应该有庄稼地维持生机,兰田庵上世纪80年代有80多户人家)
6.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饭前和昨夜一直都在下雨,是早饭还是中饭没说明,因为到达天峰寺之前作者没提到过吃中饭的地方)
7.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到小溪坑底前先走一条有积水的山路和一条上岭,有上岭必有落岭,也就是说从弥陀庵出发到溪坑有十余里路,先走平路再上岭落岭然后到坑底,再沿坑边小路走到天封寺。)
8.二十里,暮抵天封寺。(从三条八辽坑底到天峰寺二十里,并非弥陀庵到天峰寺的路程,因为作者没写“又'和“共'字,所以也就是说“二十里”不在弥陀庵开始计算里程,而是在“溪石渐幽”处至天峰寺的路程。)
《游天台山日记后》批注
9.陟山冈三十余里,寂无人烟,(路程与环境同第一次《日记》中描述相同,不作另外批注。)
10.昔弥陀庵亦废。(遗址还在原地,但无人烟。)
11.下一岭,丛山杳冥中,得村家,(村在半山腰中,绝非坑底,有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若不仔细观察就算路过这里也不一定能发现,这期间徐霞客很想找一处'可饭可宿'的地方,所以观察的比较仔细。徐霞客一直寻找到天峰寺,这一路上都没有“可饭可宿'之处。)
12.瀹茗煮饮石上。(家里无条件留宿客人,只有煮点开水喝喝,甚至这里也没有其他村家,可能只此一户。)
13.又十余里,(此“村家”至“天峰寺”的路程约12一14里。)
14.逾岭而入天封寺。(到天峰寺前起码要夸越过一座山或两座山。这条岭就是上里坑到姜桶山和八辽至桐油树的古道,两条岭现在保存完好。)
但弥陀庵到天封寺一定有两条路,这两条路的里程也不相同;另外“下一岭”也不是从弥陀庵必须要下,因为这一带没有那一条下坡路超过5里路程的,很显然是先走一段平路,然后再“下一岭”的可能性比较大。
对传灯大师《天台山方外志》及徐霞客两次《游天台山日记》中论证,弥陀庵遗址(即兰田庵)
综上所述,得出
徐霞客第一次行走线路:
筋竹庵-江家屋基-兰田庵-冠峰中学-高湖-泗州堂-杨家岙岢头-三条-溪下-天封寺。(现在里程约24公里)
徐霞客第二次行走线路:
筋竹岭庵-江家屋基-兰田庵-上里坑-姜桶山-八辽-桐油树-天封寺。(现在里程约19公里)
2024年9月7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