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城市 绿色生活
“这条路绿意盎然,每天晨跑都是享受。”夏日清晨,市民刘女士沿着天明西路慢跑,道路两侧的行道树枝叶繁茂,路面上车流如织,美丽的城市满是勃勃生机。这条连接城区与火车站的主干道,是我县首条“全月季”景观大道,春日盛景格外动人。每年四五月间,河道两侧和隔离带间,树状月季、藤灌木月季等多个品种月季争奇斗艳、竞相绽放,与翠绿的行道树篱相互映衬,编织出绵延数公里的“月季花廊”,为城区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漫步缑城街头,主次干道绿树成荫,公园绿地繁花似锦……一次忙里偷闲的散步宛如一次精致游园。这份沁人心脾的“绿色福利”,源于我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一条条道路不仅承担着交通功能,更融入绿化景观、智慧交通、亮化照明和文化元素,成为路景交融的美丽通道。道路周边,精巧别致的“口袋公园”如珍珠般镶嵌,更将城市空间巧妙地串联起来。
“以前这儿没有锻炼健身的器材。”市民王阿姨谈及家门口这个口袋公园的蜕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从改造了以后,茶余饭后,大家都爱来这儿,锻炼身体、唠唠家常。”这个位于汽车东站附近的驾心口袋公园,经精心改造后焕然一新。园内绿植错落有致,四季花卉应时而开,搭配上别具匠心的特色小品、雕塑,真正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为市民打造了便捷、舒适、优美的公共休憩空间。
截至去年年底,宁海建成区共有绿地面积1845.03公顷,绿地率40.57%,绿化覆盖率43.54%;其中城市公园绿地面积404.3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2平方米。“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绿色变化。”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县持续提升园林绿化管护水平,及时清理死树杂草、定期修剪养护,让绿化苗木保持最佳生长状态,不断提升城市生态颜值。“这几年城区绿化变化太大了,新建的公园一个接一个。”市民王莹感慨,“以前想带孩子出门转转都找不到地方,现在出门几分钟就有公园,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
城在景中的生态格局,也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在家实行垃圾分类、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越来越多的人从身边小事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共享电动车站点覆盖密度高,步行300米就能找到,出行十分便捷。日常上下班途中,我都尽量选择骑共享电动车,这也是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方式。”近日,在世贸中心附近,市民潘敏霞一边熟练地扫码取车,一边说道。目前,全县共有700多个共享电动车站点,投放共享电动车3900多辆,这种便捷又绿色的出行方式,正成为不少市民的出行新选择。
在公共交通领域,我县的“绿色转型”同样步伐坚实。在宁海汽车东站等公交场站,新能源公交车整齐排列。近年来,我县在公交领域推进低碳转型,逐步将传统燃油公交车替换为新能源公交车。目前,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已从2023年前的88%提升至现在的97%。“现在的新能源车又安静又清爽。”每天搭乘118路公交去跃龙菜市场买菜的胡阿姨笑着分享自己的乘车体验。
我县还在各商业核心区域、交通枢纽节点及乡镇旅游景点等关键区位投运新能源充电站。截至7月底,我县已累计建成公用和专用充电站点300个、充电桩2905个,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绿色充电网络。
从街头巷尾的“见缝插绿”到全域覆盖的绿色交通,宁海正将“两山”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肌理。天明湖畔,新建成的生态廊道吸引了一批批市民漫步观景;社区楼宇间,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开展入户宣传……这座生态之城,正以满城绿意铺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让“山海和美城”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在市民的幸福清单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绿色篇章。
来源:今日宁海
首条“全月季”景观大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