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没有老城回忆的县城
宁海的城隍庙拆了翻建之后如同丧失了老城区的回忆和城市特色记忆!近年来,中国式造城成为一个屡见不鲜的城市话题:迭起而同质化的高楼,绑定了许多个名号的建筑群,又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媒体视角与宣传文案。
凭借雷厉风行的大拆大建和颇具争议的形象,耿彦波及其搭建的大同市城市规划框架,可以被看做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缩影。
2007年,杭州市政府找到王澍,希望他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历史街区的综合保护与更新。这里曾是杭州最繁盛的街道,聚集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却在20世纪90年代末走向破败。更新方案讨论了6年迟迟不能落地,几经辗转,项目落到了王澍手里。·杭州中山路。
就这样,王澍带着中国美院200多名师生,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调研,细致到连一个具体的门牌号都要记下。最终,他拿出了全新方案:停止拆迁,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在他看来,本地居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向市政府汇报时,他特意写了一句话:“不搞大拆大建也可以做。”经过3年改造,一条小巷密集、建筑各异的新街区完成了。没有宽大的马路,也没有林立的高楼,却在开放一周内迎来了100万市民参观,至今仍是杭州地标。
宁海十里红妆文化园就是王厨设计的 几十年后。。。。。。 老城区留下的只是回忆 温柔的记忆 发表于 2025-9-6 20:29
宁海十里红妆文化园就是王厨设计的
一般的宁海人设计不出老城的回忆 历史标志性的建筑很多都拆除了,其实并非所有的一定要拆除,可以重新规划融入,可能是开发商的拆除要求吧 东门从东门庵到桃源桥十字路口,许多的老巷永远消失了。 老城区的记忆,由悠久历史的沉淀各个支点组成。小商,精商,日用,影都,中街小吃,工行夜宵摊,美食街,聚友网吧,等等很多。旧改放缓后,导致部分原规划项目推进艰难,或草收。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会好起来的。 水角凌真的蛮可惜的,那种胡同的烟火味再也没有了,就是桃源桥都不能比 梅林模具 发表于 2025-9-7 08:30
老城区的记忆,由悠久历史的沉淀各个支点组成。小商,精商,日用,影都,中街小吃,工行夜宵摊,美食街,聚 ...
聚友网吧在东大街,这也算,那甲壳虫和星王是核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