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麦田 发表于 昨天 09:57

补觉不等于真休息 日常习惯藏隐患 警惕“五劳七伤”耗气血

      “明明睡到中午,在家瘫了一天,还是觉得很累,甚至比上班还累!”在浙江省中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山春的虚劳亚健康门诊,患者李平(化名)苦着脸倾诉。他惯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才睡,次日中午才起。经辨证,李平属于“久视伤血、阴血暗耗”,是中医“五劳七伤”的典型表现。在服用中药并配合早睡后,李平的症状明显好转。徐山春指出,她的虚劳亚健康门诊经常有这种患者,不少人误以为“睡够时长=休息到位”,却忽视了作息节律与行为习惯对气血的消耗,“违背人体规律的‘休息’,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
    五劳七伤:藏在日常习惯里的“健康小偷”
      徐山春介绍, “五劳七伤”是对身体虚弱、疾病多发的概括,泛指各种不良习惯对五脏与情志的损伤。“五劳”对应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源于《黄帝内经》“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的论述 。长期看手机、电脑,会影响肝藏血的功能,易出现眼干、头晕、记忆力下降;天天躺卧不活动,气血运行变慢,会让人越睡越累、精神萎靡;办公室人群久坐不动,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容易消化不良、四肢乏力;体力劳动者或过度运动者,因“肝主筋”,易导致筋肉劳损、膝盖酸痛。
      “七伤”则与饮食、情绪、环境等相关,是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暴饮暴食或偏爱重口味,会加重脾胃负担,大饱伤脾,易引发腹胀、便秘或腹泻;工作压力大、情绪暴躁,大怒气逆伤肝,易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白领久坐、体力劳动者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肾气,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导致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夏天贪凉吹空调、常喝冰饮,寒邪侵袭肺部,形寒饮冷伤肺,易感冒、咳嗽、流涕;长期处于高压、焦虑状态,恐惧不节伤志,则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精神恍惚、决策力下降。
    对症调养:从作息到穴位,破解“越养越累”
      “五劳七伤并非‘老年病’,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常因熬夜、久坐、情绪内耗出现症状。”徐山春强调,调养的核心是“顺时而为、对症调整”,而非盲目进补或“躺平休息”。那么,该如何根据中医理论来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呢?徐山春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了以下建议:
      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中医认为,子时(23:00—1:00)是肝胆“值班”的关键时段,肝需在此期间完成“藏血”任务。尽量23点前入睡,避免“凌晨补觉、中午不起”的恶性循环,睡前远离电子屏幕,用热敷眼罩敷眼5分钟,或听轻柔音乐放松。
      增加户外活动,改善气血循环: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八段锦或太极拳等。
      合理膳食,遵循中医饮食原则:建议饮食多样化,以谷物为主,蔬菜水果为辅,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同时,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应该避免进食大量的寒凉食物,以防伤害脾阳和肺气。
      学会管理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波动会直接影响人体气机,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建议通过冥想、瑜伽、呼吸练习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最后,徐医生提醒,若调作息两周仍乏力、心悸或情绪高涨逾一周,当及时就医。
      来源:每日商报

又欠木公 发表于 昨天 10:0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补觉不等于真休息 日常习惯藏隐患 警惕“五劳七伤”耗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