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pbb 发表于 昨天 10:09

时空掠影

《时空的掠影》
   中秋节后的一个夜晚,我的微信忽然收到宁海永星物业公司老戴总发来的一张老照片,这张是七十年代初老家的照片,黑白略显发黄了。二张老照片激发了我对那个时代残存的一些记忆,一幕一幕在脑海里掠过。
   那晚和戴总微信聊到了深夜,那个是属于他们的时代,那时的我还只5岁,对那个时代的一些旧事也只是有些朦胧的感觉,后来听父辈们的言说才有些比较深的记忆。戴总那时大约十几岁,大概是读了几年书,算是半个知识分子的小青年,做了大队记工员,照片中那个背影的便是他。
   那是个火红的年代,乡村还叫人民公社和大队,农业学大寨是主题,造大寨田是农民们冬天闲季的劳动。这二张就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冬季大造大寨田留存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的场景地就是老家狮子岩下的大溪滩,大溪滩在老家大里村前的大溪坑边上,是荒芜的沙石滩,与姜家大队相邻,面积很大。滩边狮子岩山脚下,一排排的是公社五金厂厂房。听老辈人说狮子岩山脚下原本是家乡的村庙,六十年代反迷信时拆了,建了大里公社五金厂。大溪滩有条老坝与大溪坑相隔,那老坝和沙滩便是孩子们放羊的乐地,经常也还有各种的野果子可以采食,地木耳更是农家美味的营养野菜。沙石滩也会有些村民们零零星星挖地种点蔬菜,那时候经常发大水,大水冲跨老坝,冲淹那片沙石滩是常有的事,所以没有人会去整片挖地种的。
   学大寨造田运动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那片大溪滩自然便成为了造田的最好选地。这张照片便是姜家大队组织的平滩造田情景,当时叫担田,大约是在寒冷的冬季,“誓叫溪滩变良田”标语哄托下,挑担的、打夯的,挖石子的,轰轰烈烈,干劲十足。戴总正是照片中的人物之一,正拉着木桩起劲打夯整地,战天斗地,精神奋发。
      戴总那时候便成了全县学大寨的名人。那时的天气比现在冷多了,溪坑水都结厚厚的冰。那天县委书记应四官下乡考察农业学大寨工作,戴总一组四个小青年,冒着冽冽寒风,砸碎溪坑冰层,从寒冷刺骨的冰溪中挖捞石头,抬回溪滩筑田坎。这种天不怕地不怕,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当场获得县委书记的表扬,号称“四个小老虎”,并作为学大寨典型新闻,在全县广播宣传。
      那战天斗地的年代,经过社员们艰苦奋斗,那片溪滩真的变成了良田,养育了我们几十年。时空迁移,时代变了,那些与天斗,与地斗的火红年代已经成为历史,留在了遥远的记忆中,满目望去,那片溪滩的良田和那几五金厂,也已成为几家现代化的工厂,承担着新的使命。
      家乡的狮子岩依旧,默默地守望着它脚下的那片土地,时空的沧桑早已染白了当初小老虎们的黑发。戴总也老了,但他“小老虎”的劲头未减当年,老当益壮,在一片全新的领域里继续着,为他新的事业奋斗。
       石堂茶人
      2025年10月12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