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寂寞 发表于 2025-11-8 08:18:39

当AI与校园互动,教育绽放“精准化”新活力

      “我的落叶小人会跳舞啦!”日前,在观澜幼儿园的教室里,欢呼声此起彼伏。老师将孩子手工制作的落叶小人、南瓜娃娃“搬进”AI(人工智能)程序,看着静态作品在屏幕上蹦跳、挥手,原本安静的课堂瞬间沸腾。老师顺势讲解:“AI就像神奇画笔,能给作品加‘动作魔法’。”孩子们立刻围上来叽叽喳喳提需求,科技的种子在童真里悄然发芽。
      随着科技发展,AI与教育深度融合势不可挡。和观澜幼儿园一样,在我县不少学校,AI正以鲜活有趣的方式,逐步融入不同学段的教育场景,为教育“精准化”升级埋下伏笔。
      随着学段提升,AI与课堂的融合也愈发深入,尤其在小学阶段,更是精准对接学科教学需求,让知识学习跳出书本局限。在华山小学与长街镇中心小学的共同体语文互动课堂上,《西门豹治邺》的课程教学因AI焕发新彩。这篇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在两千多年前治理邺地的故事。学生们先梳理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理清邺地问题的来龙去脉,随后化身“西门豹”,向AI虚拟魏王禀报调研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虚拟魏王能同步评价学生调研内容的完整性与逻辑清晰度。“这样的课堂太有趣了,我对课文里的人物和事件理解更透了!”学生胡鸣航兴奋地说,“AI让文本阅读变成了有趣的情境实践。”
      不仅是语文这类文化学科,就连注重实操的体育课,也在AI的助力下实现了“精准化”突破。金阳小学六(4)班的跳绳测试现场,以往人工计数、手记成绩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AI系统通过智能识别,实时播报学生的跳绳次数,测试结束后还能生成包含“平均速度”“节奏波动”等维度的运动报告。“AI数得真准,成绩还能实时更新!”学生严牧遥刚刚刷新了个人跳绳纪录,开心地说。对于老师王兴欣来说,有了AI助力,体育教学正从“统一要求”转向“因材施教”。“AI统计数据显示,学生的后半程节奏太慢,我们就针对性指导他调整呼吸,保持状态,如果数据表明‘学生,你的动作幅度偏大’,就要适当收紧能节省体力。”王兴欣说。
      在AI教育的探索上,城中小学走出了特色化路径。早在2011年,学校就前瞻性地开设人工智能社团,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讲解,而是通过趣味编程、机器人开发等实践项目,让孩子亲手创造智能应用。“我编的程序能让机器人按指令完成搬运、避障任务,遇到问题还能自己调试修改!”五(1)班陈子睿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社团组织者王振奎老师介绍,社团的核心是“以实践带学习”,而AI恰好为孩子搭建了“学中做、做中学”的平台,既能激发创新思维,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县教育部门引导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及大数据进行教学改革,鼓励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在此背景下,我县不少学校教师对现有的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进行数据挖掘,梳理归纳各学科知识点、思维点,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县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谈及AI融入教育时表示,“AI不是要取代教师,而是为‘因材施教’提供更有力的工具。”
      来源:今日宁海

星际之门 发表于 2025-11-8 09:40:48

相当于用计算器去计算了,25-9=16.学生不知这个16是怎么来的,现在的IA就是这种状况,并不是一件好事,最基本的底层都不懂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AI与校园互动,教育绽放“精准化”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