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嘉年华 发表于 2011-11-2 22:51:38

[健康] 腰椎椎管狭窄症

   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向右突出,刺激和压迫脊神经和脊髓,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主要症状的腰腿痛。青壮年男性居多,中老年也不少见。发病阶段以L4-5最多,L5~S1次之,L3~L4最少。

   (一)病因与病理

  1、原发性腰椎椎管狭窄:单纯由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临床较少见;

  2、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由椎间盘椎体、关节退化变性或脊椎滑脱、外伤性骨折脱位、畸形性骨炎等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其中最常见的是退行性椎管狭窄症,主要病理表现为:

  (1)椎管壁各组织退变引起增生、肥厚,使管腔容积减少。早期由于椎间盘退变、髓核脱水膨胀力减小,椎间隙变窄致使黄韧带及后关节囊松驰、脊椎不稳,发生椎骨假性滑脱,到皮椎管腔变窄。晚期,可继发椎间纤维环向后膨出,后纵韧带肥厚、骨化、椎体后缘唇样增生隆起、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突增生并肥大、黄韧带肥厚、致使管腔容积减小。椎管壁软组织在退变过程中常伴发无菌性炎症,软组织水肿,神经根和鞘袖肿胀,使狭窄加重。

 (2)在退变过程中可发生上关节突与椎板的旋转移位,加重狭窄。

      (二)临床特点

  1、腰腿痛:长期多次反复的腰痛,有时可放射到下肢。一般先有腰痛,数年后再出现腿痛,腿痛的放射性不典型,可不受咳嗽、喷嚏、大便用力等增加腹压动作的影响,此与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区别。症状有单侧腿痛,但多是双侧或左、右交替出现,单纯腰痛者较少,单纯腿痛者更少。腰腿痛多因站立或行走而加重,卧床而减轻或缓解。

  2、间歇性跛行:当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出现腰酸痛、腿痛或麻木、无力、抽筋,并逐渐加重以至不能继续行走。坐下或蹲下几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此种跛行也称为马尾间歇性跛行,与椎管内血管受压、神经缺血有关。

  3、部分患者可有下肢麻木、冷感、乏力、某些肌肉萎缩以及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或尿急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4、做腰部过伸动作可引起下肢麻痛加重,此为过伸试验阳性,是诊断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体征。

  5、一般需要拍摄腰椎正侧位、斜位X线片,有时需加摄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等,多见于腰4~5与腰5骶1之间。

  6、CT检查 能较好地显示椎管横断面形态,可见矢状径小于12mm(此测量准确,临床价值高),有向后延伸的骨刺,椎管内脂肪被挤压移位,硬膜囊变形,椎板的上下关节突肥大或见到黄韧带肥厚(正常在5mm以下)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有时也可见到钙化的后纵韧带。一般取腰4~5,腰5~骶1的小关节水平摄CT片。

    (三)治疗

  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

  1、阻滞疗法

  (1)骶管阻滞:侧卧或腹卧,0.2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10~20ml加确炎舒松5~10mg;

  (2)硬膜外阻滞:腰4~5或腰~低1,用腰穿针或12号细硬膜外穿刺针;

  (3)局部阻滞:压痛部位或上下关节突脊椎间孔;

  (4)疗程:每星期一次,5~6次为一个疗程;

  2、锻炼腹肌:在腹肌加强后可将腰椎控制在轻度屈曲位,一方面可增大血管容积促进静脉回流,改善马尾与神经根的血供,同时也缓解神经压迫,下肢症状得以减轻;另一方面,可放松腰肌,加大腰骶角,减轻下腰部与腰骶部应力,从而使腰痛减轻。此方法对年老体弱肥胖者难以实行。

  3、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松解神经根粘连,化瘀消肿,减轻疼痛。但要避免暴力扳拿。

  4、腰部制动。

  5、其它疗法:如小针刀、针刺疗法、电疗、骨盆牵引以及中药治疗。

  对病程长、症状重且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可行椎管减压术。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又一个糖衣炮 发表于 2011-11-3 09:23:40

保护腰椎非常非常的重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 腰椎椎管狭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