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为?”他应道:“认识你自己。”(《哲人言行录》卷一) 我们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是认识我们自身之外的世界,一是认识我们自己的内部世界。 外部世界——总怕教得不够多 对于第一点,大多数的父母们都非常关注,我们会买许多早教读物、各种知识卡片、学习机,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去科技馆、去博物馆,让他们上学学知识,带他们去旅游,教他们做家务……做的都是同样一件事情——认识世界,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经验。 场景一:有一次,我去朋友家里做客,看到他们家的家具、家电上面,都贴着大大的纸片,写着关于这个物件的名称,冰箱上面贴着“冰箱refrigerator”、空调上面贴着“空调air conditioner、沙发的靠背上贴着“沙发couch”,要知道,他们的孩子那个时候才不满1岁!这令我非常震惊,我们父母们是多么关注孩子对这个外部世界知识的学习啊! 内部世界——是否也曾忽略过 与此对应的,我在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现象,同样地令我震惊,那就是,我们对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内部世界,所花的功夫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可以说,是几近于无。比如下面这个常见的现象: 场景二:10个多月大的婴儿在爬行站立的过程中头碰到桌子,哇地哭了起来,妈妈(或者外婆等等)这样劝慰:“宝宝不哭,不哭,乖。”或者会佯装拍打桌子,说:“打它,就是它不好,把我们宝宝碰哭了。”或者说:“好了好了,没什么,一会儿就不痛了。”或者转移婴儿的注意力:“嗨,宝宝看,哥哥在笑你了哦。” 感受,也需要学习 对于小婴儿来讲,这个世界是完全陌生的,要认识它,需要学习,需要人教。同样陌生的,还有婴儿自己的内在状态,他的身体的感觉、他的内心的感受,无一例外都是巨大的、无以名状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混乱的。 桌子碰头所产生的感觉对于婴儿来讲,意义非凡,难以承受,但他并不知道,那一瞬间额头“嗡——”地一下,之后那个火辣辣的、刺激的、痛苦的感觉是什么(我这样描述的时候,已经是用成人的语言,对于小婴儿来讲,并没有所谓的“火辣辣”和“刺激的痛苦”),他对此一无所知,除非他通过某种途径获得这一知识。这个感觉是内在世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父母没有借此机会一边轻拍他的背,一边轻言细语道:“宝宝,哎哟,好痛,好痛,痛,痛。”他就不知道那碰头后产生的复杂而不舒服的感觉是有名有姓的,那个名字就是——“痛”。 当然,类似于“疼痛”、“难过”、“舒服”这样的心理感受和躯体感觉来说,我们家长们即使没有直接地告诉孩子,在小婴儿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还是会借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去学会它们的名称,当自己产生这样的感觉和情绪时,会用这些词汇去标定这些感知觉。但对于那些复杂的情绪情感呢?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外部世界的丰富≠内部世界的清晰 事例1:一位海龟博士给我讲起一件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经历。他说,他与人在电话中发生了冲突,对方挂了他的电话,放下电话后,他的头无法下垂,只能抬着脖子,稍微一低头,就会觉得气出不来。我问他被人挂电话时心里的感觉是什么,他说:“没什么感觉。” 他在躯体层面是有感觉的,只是在大脑皮层,无法把这些内在状况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元,并且给它一个名称——“愤怒”。据我对他的了解,在他的生活中,处处为自己的躯体不适而痛苦,他把在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心理层面的不快,统统都转化成躯体的不适了,当他为躯体的症状而痛苦的时候,也就回避掉了内心的各种痛苦感受,那是他无法去感知和言说的。 不过,对于外在世界,他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相较于他对外在世界的了解,他对于自己内在世界的认识实在是太过于贫乏了。他见到的外在世界虽然是有条有理、清清楚楚的,但内在世界是那样模糊不清、甚至混乱不堪,他能幸福吗? 事例2:牛牛2岁的时候,我带他乘飞机回老家,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舒服,哭了起来。来接我们的阿姨问他:“牛牛,坐飞机什么感觉呀?”他停顿了几秒,没有说话。那时,我感到这个问题对于一个2岁的孩子来讲,太复杂了,因为他的词汇量并不足够去命名这样复杂的内在状态,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许尚未到可以整合这些内在状态的水平。但接着,牛牛回答:“怕”。 听到这个“怕”字,我是多么欣慰。 在我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经历中,看到我的来访者们,对于自己的内在世界是那样陌生,受困于这样的一种能力上的匮乏,而反复经历自我挫败的生活,不由得扼腕叹息。 How to do it? 尼采说过:“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自己尚不能为自己的内在情绪情感命名,也许我们也不习惯、或者缺乏能力去帮助婴幼儿为自己的内在世界命名。在这样的父母养育下长大的孩子,或许多半会“离自己最远”、“不知道自己”。而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意识到“认识自己内部世界”的重要性,那么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就只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了。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1. 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内在状态,并用词语标明; 2. 对于孩子的状态感同身受,并且用语言表达出孩子的内在状态; 3. 情绪、欲望、感觉没有对错、好坏,所有的感觉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 4. 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在状态,尤其不压抑和回避负面的感受; 5. 当孩子处于焦虑、愤怒或其他不良状态时,父母不以责骂、攻击、批评、冷淡来回应,这样做只会在孩子本来已经糟糕的内在状态基础上再叠加其他的负面内容,父母应保持情绪稳定而温暖; 6. 父母先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增加父母对于自己情绪情感、感知觉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