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1066|回复: 2

东岙村------海舶万里,熏风南来

[复制链接]

2488

主题

4353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3566
在线时间
255 小时
发表于 2014-12-14 10: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村里的月洞门



       精美的木雕




      保留下来的廊亭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2488

主题

4353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3566
在线时间
25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10}  穿过幽长深邃的枫槎岭隧道,没过多久,便到了一个安静的小村落。
  漫步于青色掩映的村落间,溪坑石垒成的小屋,咸涩的海风,挑着南瓜走过的农夫,像挂于书房的田园小画。
  很难想象,这个不起眼的村落,深究起村史,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
  这里曾走出过中国航运史上赫赫有名的宁海周氏航帮,也是千年前中日文化的交流信使。
  记 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杨古城/文
  记 者 崔 引/摄


  山间平地应为岙
  东岙村的村名由来,与朱元璋的使官有关。
  最早,这片土地被称为沙栋,后因大海环绕于外,又有清溪绕四周,成为水中凸地。水中凸地为“洲”,以一条溪(现为东岙西溪)为界,溪之西为西屿,溪之东为东洲。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派使官巡视三门湾,入旗门港时,遥望村落,一马平川,视野辽阔。
  他问侍从,这个村叫什么?
  手下的人答:此地为东洲。
  朱元璋的使官说:“山间平地应为岙。”
  这就是东岙村名字的由来。
  东岙村总支委员林维校说,隋唐之前,东岙村就有陈、周、梁、杜、王、娄等十余姓聚集居住。有史记载的陈姓自唐武德三年(620年)自福建迁居,从事海运。周姓自唐昭宗初(889年~898年)自闽迁住,以船运为业。
  后有迁自北宋末年的王姓,迁自明成化间的禇姓,逐渐形成现在的以王、褚、陈、林为主姓的四十多个姓氏的群居地,已有1200年历史。
  走在村里,到处是用溪坑石垒成的小屋,有着滨海渔村特有的朴实风味。老旧的木质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不经意间就步入某个姓氏的大家族宅院。
  朱家道地的镇宅狮子,陈家道地的象头拱,都是宁海特色的建筑风格。还有王家四份道地、忠孝道地,都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
  来到叶家道地,眼前一亮。屋脊上的两条鱼,呈弧形相对。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说,这是福建特色的建筑。叶家的先祖从福建迁徙过来,在这里盖了房子,自然把地方特色融入进来。
  移步向前,来到褚氏宗祠。门前绘着精致的仙鹤青松。松鹤延年,青松不老,是一个家族最朴实的愿望。
  宗祠戏台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颇耐人寻味:“装点来千古浮生若梦,思量去一场世事如棋。”
  戏台前是一对憨厚的石狮子,憨态可掬,笑对浮世。
  走出祠堂,才注意到门口有两句石雕的字句:“天无浮云语,地有源水声。”
  天地眷顾,钟灵毓秀,才召集了诸多姓氏的人,汇集于此,这里当真是山水佳处。
  乌衣巷口夕阳斜
  行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不时有老汉扛着一担担南瓜经过。我们去的时候正值秋季———盛行吃南瓜的时节。   
  自己种瓜,自己吃,吃不完就挑着担去集市卖掉。这样悠游自在的日子,离生活在城市的人已经十分遥远了。
  去往王氏宗祠的路上,一位穿着白色泛黄汗衫,头戴蓑笠帽,肩扛锄头的老农路过。杨古城先生很惊喜:“我来东岙村20次了,每次都会碰到他。”说着,欣喜地拉过老农,与他在王氏宗祠门前合影。
  走近王氏宗祠,只见四个门簪上分别写着乌、巷、家、声。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唐代刘禹锡那首耳熟能详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门簪上的字自有一番深意。王谢,是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四明棲霞王氏宗谱》上写:王氏先出山东琅琊,自六朝始迁越州诸暨,而后迁明州奉化。
  奉化与宁海确实相隔不远。不过,这一支王氏是否真是六朝望族的后裔,有待考证。
  王氏宗祠里也有一个古戏台,古戏台的屋檐角很别致。杨古城先生说,这是风雨板的翘檐,用来防风防雨。
  古戏台的两副对联很有哲理:“想姬公礼乐攸关攸非嬉戏,看优孟衣冠假借总是虚文。”“古代演梨园乃为惩明好歹,今朝观文艺须以清断是非。”
  嬉笑怒骂,真真假假。戏台上的人生,虽是做戏,却似曾相识。悠悠千载,王氏子孙在戏文与人生中生生不息。当真是,莫道戏场真梦幻,无非醒世大文章。
  航海世家遗迹在
  村里有一个圆拱形的月洞门,上面刻着“熏风南来”四个字。苏轼有名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它的下一句就是“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这四个字除了用苏轼词句的典故之外,还有实在的意义。和煦的微风从南边吹来,这道门正是村落的南门。
  东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也是出入三门湾的门户,因此,东岙有很多美食就来自于三门湾:青蟹、毛蚶、花蛤、牡蛎等等。
  东岙村的周氏航帮,早在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就开拓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浓重的一页。
  据《宋史》《台州府志》《日本记略》《扶桑略记》《日本佛教史》《日中文化交流史》《源信僧都传》《续国史实录》等资料记载,唐开成二年(837)后,日本废止了遣唐使,往返于中日航线的几乎全为浙东民间航帮。
  著名航海家周文裔、周文德和其后裔周良史(周文裔之子)的名字,在日本的史料中也有记载。
  而宁海的家谱中则记载着周良史的儿子周弁,他是宁海县第一位进士。周文裔的妻子,即周弁祖母是日本籍女子。
  杨古城先生说,了解周氏航帮的脉络,对于厘清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是十分重要的。
  岁月荏苒,曾经的海上航运门户,只留下当年的传说与故事,其踪迹已难觅。
  “火烧台”遗址旁,两个孩童嬉笑着奔跑出来,给沉闷的碎石泥路带来明快的色彩。
  相传这里原是周姓家族的集居地,也叫“周家道地”。七八百年前,毁于一场大火,如今只剩下宋朝时候的地基与石块。
  自那场大火后,周氏家族的一支就由这里迁往临近的官塘周村和沙柳村。
  巧的是,那天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太太。她叫周聪香,今年75岁。她是沙柳村周氏人,五十年前嫁到这里来。从此地迁出,又嫁到此地,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专家点评
  杨古城(文保专家,古村研究者):
  东岙位于宁海县一市镇西面,背山靠海,目前全村共有农户1300多户,村民4000余人。村有耕地2029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海产捕捞养殖业、农田山林种植业和海上运输业,东岙青蟹养殖基地远近闻名。
  中国古村落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与居住地环境相适应,且多为就地取材。宁海东岙村紧靠三门湾旗门港,昔日生活、交通依靠水运,始成为千余年以来海上丝路门户,也是近年评选为宁波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罕见的滨海古村。它不仅保存了滨海水运古村的千年记忆,也留存了一批屡经风雨海暴磨砺的建筑遗迹。这座古村难觅江南村居娟秀、清雅之遗韵,却有着大气厚重刚烈的个性。文化保护的价值在于保护个性的差异,保护了个性差异正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
  ■指路
  自驾:从宁波灵桥出发,在宁波东上甬台温高速,宁海梅林下,过宁海县城往南直行,过枫槎岭隧道,过宁海一市镇,再往西南8公里就到东岙村。总路程约96公里。
  坐车:宁海汽车总站有乡村中巴去一市镇东岙村。
       来源:今日宁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Lv.22 皇后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积分
104790
在线时间
935 小时
发表于 2014-12-15 2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200368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4-11-11 01:26 , Processed in 0.088751 second(s), 23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