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去除黄曲霉毒素”?好油可以多吃?专家教你正确用油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2014年第二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共有17批次花生油被检出不合格。此次抽检中,共有15批次的花生油由于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被检出,两批次的花生油由于苯并[a]芘不合格被检出。其他植物油则有29批次样品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酸值、过氧化值、苯并[a]芘等。
对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大部分消费者对其营养成分并不了解,根据个人不同体质,更是不知该如何挑选。为此,记者专门请教食用油生产企业以及营养专家,为消费者解读“食用油的秘密”,并为您推荐一款适合自己的食用油。
■新快报记者 李骞
四品牌不合格
企业回应“原因属商业机密”!
公告显示,广东省内被检出不合格的食用油企业有4家。除佛山市顺德区双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傲鹏”牌花生油因苯并[a]芘不合格被检出外,还有三品牌因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被曝光:湛江市农科所粮油加工厂生产的“天福”花生油、阳春市溢阳花生油厂生产的“阳春佬”山地花生油与高州市泗水镇纯香花生油行的散装花生油。
据业内人士介绍,苯并[a]芘与黄曲霉毒素均为致癌物质,后者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记者联系到佛山市顺德区双熊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梁小姐,其表示对被检出不合格的花生油产品“已经做好处理”,但对造成食用油致癌物超标的原因,以“涉及商业机密”为由未作解释。
土榨油天然健康?不靠谱!
从事粮油技术工作多年的行业内专家裘文杰对记者表示,通常在食用油生产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生产工艺、生产污染等问题,榨油前的蒸炒过程中温度控制过高,均会导致苯并芘类含量超标。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则多是由于原料保管不善产生霉变,在榨油的过程中溶入到油中。“加上有些土榨油因缺乏必要的精炼工艺,带入的苯并[a]芘黄曲霉素无法有效去除。”他表示。
据了解,民间有关于用烹调消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说法,即“将温度加热到270℃左右时黄曲霉素开始分解破坏,因此,将油加热到锅边冒出微烟再放菜肴烹调就能有效去除黄曲霉素”。裘文杰认为,这种说法不太靠谱。
他表示,一般土榨油的烟点也就是150℃,经过精炼之后的一级油烟点能够达到210℃以上,不管什么油,在270℃已经完全是浓烟滚滚了。“在这个温度下,不仅是油烟问题,油脂在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的聚合、氧化反应,油脂已经发生变质,会产生更多其他的危害物。”因此,还需谨慎对待可能出现问题的食用油,不要迷信市场上土榨油天然、健康的宣传,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合格的食用油才是正道。
食用油是膳食必需营养素之一,也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研究发现,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中,脂肪酸总量的70%来自食用油。然而,对于食用油,很多消费者往往只知道每天都应该吃一点,很少有人去关注吃油到底是吃什么、什么样的油才是营养均衡的。从食品营养专家与食用油业内人士的建议和说法中,不妨对照生活实际,看看你家里用对油了吗?用油习惯健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