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1444|回复: 1

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发布 5月1日起施行

[复制链接]

2321

主题

3538

帖子

1万

积分

Lv.17 二品巡抚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4646
在线时间
94 小时
发表于 2015-3-13 16: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3月12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署中国气象局第26号令,公布《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据悉,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鼓励气象预报广泛传播,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进一步规范新形势下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行为与活动,中国气象局对《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配套规章,主要界定了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定义。《办法》明确了气象预报发布是气象预报向社会无偿公开的过程,气象预报传播是将已发布的气象预报进行转播、转载的过程。《办法》还明确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规定了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气象预报发布和传播渠道。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同时《办法》还对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的原则、传播责任以及传播要求作出了规定。
      《办法》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姿态,进一步鼓励社会参与气象预报传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扩大气象预报传播渠道,提高气象预报传播时效,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同时,《办法》还对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行为进行了规范,强调建立良好的防灾减灾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记者张明禄
       中国气象局令
     (第26号)
       《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3月6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气象预报发布,鼓励气象预报传播,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气象预报包括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本办法所称公众气象预报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天气现象、云、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预报,以及日地空间天气现象、太阳活动水平、地磁活动水平、电离层活动水平、空间粒子辐射环境、中高层大气状态参数等空间天气要素预报。
       本办法所称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以及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磁暴、电离层暴等空间天气灾害预警信息。
       本办法所称气象预报发布是指气象预报向社会无偿公开的过程。
       本办法所称气象预报传播是指将已发布的气象预报进行转播、转载的过程。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全国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信、交通运输、气象、互联网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气象预报发布和传播渠道。
传播气象预报的媒体和单位应当与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建立获取最新气象预报机制,确保气象预报及时准确传播。
       第六条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发布气象预报。
       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媒体和单位应当安排固定的时间和频率、频道、版面、页面,及时传播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广播、电视台(站)改变气象预报节目播发时间安排的,应当事先征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的同意。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传播机制。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灾害性天气时,媒体和单位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解除时,媒体和单位应当及时更新,不得传播过时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九条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
       第十条科研教学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研究形成的气象预报意见和结论可以提供给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制作气象预报时参考,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十一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发布供本系统使用的专项气象预报,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发布气象预报的;
      (二)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的。
       第十三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未按规定发布气象预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传播虚假气象预报的;
      (二)不按规定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更新气象预报的;
      (三)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的;
      (四)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和结论,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的。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2003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6号)同时废止。
     来源2015031313:58:02 中国气象报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2668

主题

4621

帖子

3万

积分

Lv.19 宰相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39559
在线时间
317 小时
发表于 2015-3-14 14: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非法发布气象预报最高罚款5

    法制网北京313日讯 记者王开广 中国气象局日前公布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发布气象预报,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办法》自今年51日起实施。
  根据《办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传播机制。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灾害性天气时,媒体和单位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解除时,媒体和单位应当及时更新,不得传播过时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同时,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科研教学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研究形成的气象预报意见和结论可以提供给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制作气象预报时参考,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
  《办法》)明确,非法发布气象预报的,或者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针对传播虚假气象预报的;不按规定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更新气象预报的;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的;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和结论,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200368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4-11-28 00:36 , Processed in 0.087927 second(s), 23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