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宴席上如果没有酒,至少会让客人感受到无酒不欢、无酒不敬。餐饮餐饮,有时候在宴席上,“饮”往往比“餐”还重要。有人说“酒菜不分家”,有美食再搭配上好酒,的确是人生至高享受。如果说点菜主人是餐桌上的设计师,那么餐桌上的酒就是宴会的指挥棒,因为酒杯一拿,互相干杯,宴席开始拉开序幕;随后大家相互敬酒、劝酒、闹酒、划酒拳,气氛热烈进入高潮;最后喝尽杯中剩酒,门前一清,宴席结束。整个宴会的起承转合,所有进程都由“酒”来象征指挥。酒不但是餐宴中增进感情的媒介,适量饮用更是与宴者健康的保护神,因为白酒中含有高度数乙醇,乙醇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据说医疗上如果暂时没有专用酒精来消毒杀菌,医护人员常以含50%以上酒精度的白酒应急代替使用。中餐桌上大家用各自的筷子夹同一盘菜、用各自汤匙舀同一碗汤,很容易造成交互感染,传染疾病,适量饮用些白酒配餐,能够帮助消毒杀菌,减低疾病的传染。 用餐时候可供点选的饮料方面,通常有茶类饮料(普洱、菊花、香片等)、碳酸饮料(可乐、雪碧、七喜等)和软性饮料(各种果汁、矿泉水等)。一般而言,对于无酒精饮料的点选原则,是无糖的先、含糖的后;无汽的先,有汽的后。例如:中餐厅一般先奉茶给客人,待客人提出要求再上果汁可乐等含糖饮料。喝无酒精饮料的客人通常选定一种饮料后,不会在用餐过程中再换另一种饮料。 至于点酒方面,首先要尊重客人对酒的偏好,爱喝啤酒的人,千万不要勉强他喝白酒;其次可以遵循的原则是高档菜配高档酒,低档菜配低档酒,这样才能使酒和菜质量相当,相得益彰。有时为了讨个吉祥好彩头,可将酒与宴席主题相结合,例如:婚宴选用“喜临门”、“双囍”酒;金榜题名选用“状元红”酒;寿宴选用“寿先酒”、“麻姑酒”,家庭聚餐选用“全家福”酒等。一般说来,中餐宴席的酒,最好选定后就从一而终,因为混喝多种酒很容易醉。但如果必须饮用两种以上的酒时,可遵循的原则为:低度酒先,高度酒后;清淡酒先,浓郁酒后;普通酒先,名贵酒后;干味酒先,甜味酒后;新酒先,陈酒后;有汽酒先,无汽酒后。 现代中国台湾和欧美较高级中餐厅,宴席吃饭大都采取由服务员分菜的分餐制,或是遵循采用“公筷母匙”制,而不用个人筷子直接夹取同一盘菜肴食用;同时为了健康因素,也为了不麻痹味蕾而能更好地品尝美食佳肴,宾客通常都以酒精度8%~15%的红、白葡萄酒佐餐。葡萄酒配餐,除了第一原则“红酒配红肉(牛、羊、猪等)、白酒配白肉(鸡、鸭、兔、海鲜等)”外,再就是依照口味来选择搭配,也就是以口味清淡的酒配口味清淡的菜、口味浓郁的酒配口味浓郁的菜。比如说红烧牛肉,就要搭配味道浓郁的红葡萄酒最适合,因为红酒中的单宁可以中和平衡酱汁浓厚的口感;“醋”可以说是红酒的克星,因此具酸味的食物或以番茄水果入菜的菜肴,搭配口感丰厚的白酒较适合。用餐如果喝两种以上葡萄酒,那么先喝白酒再喝红酒,有甜味的葡萄酒是在饭后配甜点时才喝的酒。 葡萄酒与中餐菜肴也是可搭配的,而且搭配得宜时,可以让餐与酒相得益彰、互添风采。中国菜风格多元,口味变化大,搭配葡萄酒时要视菜肴口味浓淡,再挑选最适当的葡萄酒。一般而言,四川料理的口味香、辛、辣、浓,适合搭配半甜或清爽口感的白葡萄酒,如雷司令(Riesling)、琼瑶浆(Traminer);如果一定要搭配红酒,可以选择较辛辣的葡萄品种,如希哈(Syrah)、歌海娜(Grenache)或金芬黛(Zinfandel)。北京菜与北方料理及蒙古菜因为使用大量肉类与大麦制品,适合搭配红葡萄酒,尤其是烧烤的肉类,如烤羊肉、烤鸭、蒙古烤肉等,与中高度浓郁的梅乐(Merlot)或是黑比诺(PinotNoir)都很搭配,能够带出肉的风味。上海菜与江浙料理的特色是丰盛的海鲜料理及浓郁略带甜味的酱汁。海鲜料理适合搭配莎当妮(Chardonnay)等果香味重的白葡萄酒;肉类菜肴则可搭配法国及意大利的中等浓郁红葡萄酒。广东料理五花八门味道温厚,可以广泛搭配不同的红、白葡萄酒与香槟。例如饮茶的点心可以搭配果味重的不甜红、白葡萄酒;烤乳猪、脆皮鸡等适合搭配浓郁的莎当妮或清淡的红葡萄酒如薄酒莱(Beaujolais)或年份香槟;鱼翅汤或炖鲍鱼适合搭配布根地顶级白葡萄酒或夏布利(Chablis)白葡萄酒;糖醋排骨则适合雷司令、琼瑶浆或薄酒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台菜料理有许多可口小菜,细致的质地与口感,适合搭配清淡顺口的不甜白葡萄酒、玫瑰红酒与无年份香槟,但三杯鸡这类重口味且又浓郁的菜肴,则适合配莎当妮白葡萄酒或清淡果味香醇的红葡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