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30岁的泉州少妇小云(化名)怀了二胎,经常厌食、呕吐,她以为是妊娠反应。直到最近,她口吐鲜血,到医院一查,竟是胃癌晚期…… 记者了解到,不到半个月,该医院胃外科接诊了3个年轻胃癌患者,最年轻的仅29岁。福建协和医院胃外科主任黄昌明教授说,以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后,但近年,35岁以下年轻人的患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大伙儿应警惕。 三餐不定时 还爱喝奶茶 “我太大意了!”小云很懊悔,她说,其实,怀二胎前,她经常腹胀,以为是消化不良,因惧怕胃镜,她从没做过检查。 去年底,她怀了二胎,孕期特别折腾,她经常腹痛、呕吐,一餐只能吃小半碗,瘦了一大圈,全身没力气,但她以为是妊娠反应。孕5月,她摸到肚子上有个硬块,足有拳头大,她又以为是胎儿的躯干。直到前不久,她突然吐出一口鲜血,才赶紧去做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她得了胃癌晚期,只得忍痛终止妊娠。 因病情较重,小云辞了工作,先接受了4周期化疗,待肿瘤变小后,做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切除了约三分之二的胃,最近又开始化疗。 小云还年轻,身体挺壮实,连感冒都很少得,怎么会得胃癌? 黄教授一再追问,小云才说,她是个会计,工作比较忙,又要照顾小孩,平日里,三餐不定时,饿了就吃外卖,喜欢喝奶茶。 “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黄教授推断,小云家没人得过胃癌,她应该是受饮食作息不规律的刺激。 高危人群至少每年做一次胃镜 从医30多年,黄昌明接诊过不少年轻患者,最小的是一个泉州女孩,仅12岁,竟已胃癌中晚期,只得切了胃。 他指出,除了遗传因素,长期熬夜、三餐不按时、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 “近年,中国40岁以下的年轻胃癌发病率明显增加,但早期发现率不足三成!”福建协和医院胃外科李平主任医师说,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肿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但很多人对胃镜排斥,觉得胃病调理调理就会好,等到胃疼得扛不住了才去医院,却已是中晚期,这也是胃癌死亡率很高的重要原因。 早期胃癌没有不适感,很难被发现,只有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的最好途径,如果患者能在胃癌仅限于胃壁的黏膜层时检出并治疗,5年的生存率可达95%以上。其实,胃镜检查技术不断发展,目前,最细的胃镜直径仅9毫米,不会有太大的不适,市民还可选择无痛胃镜。 李平主任强调,过去认为防癌体检的适宜年龄在45岁以上,现在看来,体检关口应该前移。只要出现体重减轻、排黑便、顽固性腹胀、嗳气等症状,就应及时就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有胃癌家族史以及胃部分切除术者等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胃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少聚餐、多用公筷 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黄昌明教授特别提醒,不管是亲友,还是同事,最好用分餐制,即使是小范围聚餐,也应使用公筷,抵御幽门螺旋杆菌。 他指出,不少胃癌患者出现在同一个家庭,可能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在作祟。多年来,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被认为是胃癌的主要病因,我国HP的感染率约40—60%,研究证实,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4~6倍,如果家人感染HP,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增大,胃癌在家庭群体里发生的可能性就变高了。 他还指出,HP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HP,保持口腔健康,不宜生吃食物、生喝水,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刮痕严重的餐具应定期淘汰更换。尤其是小朋友和老人,应尽量使用可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 医生建议 保证充足睡眠; 三餐规律,早餐一定得吃,每顿只吃七八分饱,细嚼慢咽; 饭前不吃冷食,饭后一两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不吃或少吃腌制、油炸、烧烤、烟熏类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少喝酒,不喝高度酒,不空腹喝酒; 有溃疡应及时治疗,不要滥用止痛药; 胃溃疡大多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菌药。 来源:海峡都市报、浙江省卫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