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冷链食品监管 保障市民放心消费 ——访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兼)、县食安办专职副主任王春晖
随着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如何加强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应对疫情可能通过冷链食品传播的潜在风险?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兼)、县食安办专职副主任王春晖。
记者:当下县市场监管局对冷链食品是怎么监管的?
王春晖:我县在去年专门成立了冷链食品物防工作专班,我局作为牵头单位,按照“全受控、零遗漏”的要求,以“四个全”对全县进口冷链食品实施闭环管理。
一是重点主体全排摸。经排查,目前全县有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存贮单位246家,其中实际经营118家。二是主体责任全落实。重点单位全部签订疫情防控责任告知书和承诺书,严格落实“四个不得”(无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冷链食品溯源码”均不得上市销售)的要求。三是重点产品全溯源。全县246家经营单位全部落实“首站赋码、出入库扫码”溯源管理。四是重点隐患全管控。加大巡查检查频次,查封无“三证一码”进口冷链食品4.3635吨,立案4件。加大核酸检测力度,222名从业人员完成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记者: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如何加强冷链食品“物防”工作?
王春晖:一是加强疫情防控冷链食品“重点主体”“重点产品”的全面查、重点查、回头查。二是及时掌握进口食品为生产原材料的企业和产品。三是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物流从业人员的疫情知识培训,严把冷链食品物防公路货物运输关口。四是严控农村聚餐的进口冷链食品,确保“物防”工作落地见效。
记者:目前市民关心的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否放心食用?选购中应注意哪些细节?
王春晖:目前进口冷链食品及食品原材料总体阳性率较低,阳性样本主要集中在外包装,部分食品表面病毒的载量较低,感染风险也较低,市民无需过分恐慌。建议市民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关注食品的产地、来源等信息。在选购时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注意食材加工时的卫生,不要用手接触口、眼、鼻,及时清洗消毒工具。可用支付宝扫描“冷链食品溯源码”,查询“三证”信息,如发现不符的可以拨打65577399进行举报。
来源:今日宁海 记者胡琦通讯员李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