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11077|回复: 1

[咨询交流] 桃子+西瓜=中毒?所谓“食物相克”真的不靠谱

[复制链接]

2521

主题

4392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3937
在线时间
255 小时
发表于 2022-7-17 1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没想到又在热搜上跟我们这位生活中的“老朋友”见面了……
  所谓“食物相克”,是指某几种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否则会产生不适、甚至中毒的说法。
  不管你身在何处,江湖中似乎总有它们的传说:
  “豆浆鸡蛋不能一起吃”
  “菠菜豆腐会长肾结石”
  “大葱与蜂蜜不能同吃”
  ……
  这些“禁忌”是真的吗?我们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吃饭了?
  首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食物相克”的说法不靠谱,下面就来一一为大家击破。
  1、桃子+西瓜=中毒?
  夏天各种新鲜水果上市,正是能大饱口福的时候,可很多人却因为“桃子和西瓜一起吃会中毒”的说法,与美味擦肩而过。但实际上,两者的营养组成非常相似,都是水分和糖类,只不过西瓜的含量是90%左右的水分,5%左右的糖,桃子是85%左右的水分,12%左右的糖分,它们一起吃不会中毒。
  不过,水果好吃也不能过量,吃太多容易增加腹泻风险,而且吃含糖量较多的食物如果不及时刷牙,还会增加龋齿、肥胖风险。
  2.水果+虾=砒霜?
  经典老谣言了。
  有人说:“水果里含有大量维生素C,会将海鲜里的五价砷还原成有毒的三价砷,也就是砒霜,对人体产生危害”。咋讲呢,只能说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学了化学,但又没完全学好。这个反应只是理论可以实现的反应,一般只有在实验室非常苛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生活中不能发生。
  而且从剂量方面看,按照每公斤虾蟹中最多含0.5毫克无机砷计算,想让这些砷元素全部被维生素C还原为砒霜,理论上需要一次性吃超过100公斤的虾蟹,才有可能发生砷中毒。想要用这招,结果只能是“被撑死”。
  3.菠菜+豆腐=肾结石?
  要形成结石,草酸需要到达尿液,在这里跟钙结合。但事实上富含草酸与富含钙的食物一起吃,可能在肠胃中就结合了,会随粪便被排出体外。
  如果还不放心,将菠菜焯水可以除去大部分草酸。
  4.柿子+螃蟹=胃结石?
  传言说:“柿子中鞣酸高,容易和螃蟹中的蛋白质起反应产生沉淀、导致结石”,真的会这样吗?
  柿子本身是一种不易消化的食物,成熟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单宁酸),吃起来发涩的口感就来自于此。一次性吃太多柿子,可能会破坏胃内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甚至形成不可溶解的“沉淀物质”,也就是所谓的“结石”,影响胃部正常工作。
  但对正常人而言,按我们平常所吃的柿子的数量和螃蟹的数量,里面的这点儿鞣酸跟蛋白质也产生不了多少沉淀,并不会诱发消化不良等消化问题。
  5.大葱+蜂蜜=中毒?
  “若要死得凶,蜂蜜加香葱?”顺口溜说得不错,但事实并非如此。
  至于这个说法的来源,可能是很久之前有个人吃到了有毒的蜂蜜又碰巧吃了葱,就误把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还告诉了别人,慢慢流传开来。
  6.豆浆+鸡蛋=不吸收?
  不少人听信“豆浆中含有抑制蛋白酶的物质,跟鸡蛋一起吃影响营养的吸收”的说法,会专门在早饭的时候避开其中一样,其实完全不用担心。
  生大豆中才含有这种抑制蛋白酶的物质,名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豆浆是煮熟的,抑制因子已经被破坏,不会影响吸收。豆浆鸡蛋一起吃,营养又美味。
  7.红薯+鸡肉、鸡蛋=伤肠胃?
  从食物营养角度来看,红薯属于淀粉物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鸡肉和鸡蛋属于高蛋白食材,相互搭配食用并不会产生任何反应,反而可以促进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只是对于胃肠“敏感”人群,胃肠功能本身不是很完善,食用较多红薯后容易出现腹痛、腹胀,再吃较多的鸡肉、鸡蛋等含有较多蛋白质的食物,可能会加重不适,但这和“红薯+鸡肉、鸡蛋=伤肠胃”的理论无关。
  看完这些解释,你是不是已经放下心来?“食物相克”本身就不存在,日常不需要纠结,该吃吃该喝喝~
  不过流言往往层出不穷,如果再遇到了新的“食物相克”传言,我们该怎么自己分析真假?
  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大家要记牢——“抛开剂量谈毒性要不得”。像上面说的“水果+虾=砒霜?”,即使是在理论状态下真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剂量往往都非常大,生活中根本达不到。
  还需要注意的是“食物本身是不是有问题”。比如夏天的西瓜放在室内很容易变质,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拉肚子,还有柿子这种因为含有鞣酸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者豆角等如果没完全炒熟会有一定毒性的蔬果,这类食物往往是“食物相克”理论的重灾区。
  但只要掌握了辨别流言的方法,就再也不用担心被骗啦~
       来源: 科普中国、央视新闻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43

主题

2193

帖子

4万

积分

Lv.20 君王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46398
在线时间
316 小时
QQ
发表于 2022-7-22 12:0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这些都是为了博取眼球写写的,不信你买来,我吃给你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1-22 15:49 , Processed in 0.074752 second(s), 2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