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盘香扣定型、裁剪、缝制的阶段是个精细活,一针一线、一折一叠、一拧一绕,每一个环节必做到胆大心细。” 12月7日下午,在宁海县胡陈乡东仓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在宁海县非遗盘香扣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姝吟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盘香扣桃花制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心打磨,一朵朵玲珑有致的粉色桃花在12月的冬日暖阳里娇艳绽放。
据悉,盘香扣是从服饰的打结系绳演变而来的传统技艺,从唐朝沿用至今,是中国妇女服装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宁海十里红妆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圆满”“团圆”的美好寓意。2022年,东仓小学作为民盟宁海县基层委员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在胡陈乡及民盟宁海县基层委员会的共同助力下,引进非遗项目,开设了盘香扣文创课,并邀请宁海县非遗盘香扣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姝吟老师来校授课,旨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促进非遗保护和传承。
“盘香扣里浸染了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但是由于当下的服装越来越趋于工业化,盘香扣技艺逐渐受到冷落。在课堂上通过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的展示,以及结合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胡陈桃花开展盘香扣科普与制作,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宁海县非遗盘香扣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姝吟对非遗盘香扣的宣传、维护和传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她表示自盘香扣文创课开设以来,已经培养出了2批小小盘香扣手工达人,未来还计划继续挖掘胡陈土豆、胡陈水蜜桃等胡陈本土地方特色,用盘香扣的方式呈现出来,设计出更加精美的作品,为非遗文化传承赋能提升。
非遗是一个民族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植于地域文化土壤中的文化根脉。非遗盘香扣技艺进校园,与小学教育及本土资源有机融合,不仅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提升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就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使非遗文化实现动态继承和发扬。
“胡陈乡东仓小学地处偏远乡村,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此次非遗盘香扣文创课的设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校体艺类教学的进步,更是让学生在盘香扣的理论实践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培养信心,发展个性,并通过熟练掌握盘香扣操作技能,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了新的就业通道。”胡陈乡东仓小学校长庞伟杰说。
据了解,胡陈乡东仓小学在民盟宁海县基层委员会助力下开设非遗盘香扣文创课丰富乡村课堂只是胡陈乡整合各界社会资源,以更高质量实现教育托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胡陈乡不断拓展“朋友圈”,热心对接县妇联,民盟宁海县基层委员会,民建宁海县总支部等多方社会力量,外求联系、内搭平台,“周末课堂”“同心阅览室”“彩虹之家”“亲青课堂”等等特色小屋在胡陈乡各个教育场所依次铺排开来,孩子们课余生活有了好去处,同时开设足球、舞蹈、尤克里里、古筝、武术、美术社团,教授急救、安全自护、滑翔、茶文化、汉服设计等课程,丰富孩子课外生活,填补学校教学空白。此外,“同心·童心屋”“同心盟动”互动小信箱的设立,让孩子们“心里话有地方说,心结有地方解”,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得到持续关注。从物质拓展到心灵关怀,胡陈乡乡村教育不断走新走实,全乡儿童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