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3586|回复: 0

[网友播报] 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科目命题思路

[复制链接]

1673

主题

2505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1665
在线时间
164 小时
发表于 2024-1-9 1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学科组
      思想政治选考试卷紧扣思政学科的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标命题、素养立意,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同时,坚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既彰显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又积极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学科评价改革。
      一、落实立德树人,加强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此次选考卷通过筛选情境材料、创新任务设计、优化参考答案等方式,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积极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依标命题,突出素养立意,凸显学科教学目标
       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水平命题,做到依据标准而不超越标准。命题突出核心素养立意,通过试题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分析领悟情境内涵,准确调用相关学科知识完成类型多样、要求多元的学科任务,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凸显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
      三、聚焦时代主题,选择社会热点,精心创设任务情境
      试卷聚焦“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选择了“新质生产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匠精神”“国家总体安全观”“巴以冲突”“人大代表司法联络站”“千万工程”等社会热点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一方面,力求展示新时代社会生活中的关键信息,把握时代奋进的脉搏;另一方面,这些关键信息为试题创设了有效情境,为达成核心素养的考核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关注开放导向,契合综合要求,力求稳与进的统一
      试题遵循“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关注开放、综合、探究、实践等评价改革导向,力求在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首先,改变了部分试题题型;其次,在试题的开放性方面有所创新,特别是试题任务的开放性有新发展。如第29题,要求考生自选“跨国公司促进世界和平/跨国公司阻碍世界和平”其中一方观点,写一篇立论陈词;26(1)要求学生“判断‘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乡村是否发生了质变,并说明理由”;再次,试卷的综合性有所加强。如25题“说明把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延伸至司法工作的基层末端的意义。”覆盖的知识跨度大,思维要求较高。
      历史
      历史学科组
      历史选考试卷坚持依标命题、素养立意,稳中有进,突出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彰显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一、稳中有进,稳步创新
      选考卷延续2023年的风格和特色,保持试卷结构、形式、难度、区分度的基本稳定。整卷由易到难,梯度鲜明,既注重必备知识考查,又利于素养水平的区分,使学生学有所获,彰显人文关怀。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非选择题由3小题调整为4小题,第22题减少一问,第23题新增6分论述题。历史小论文强调史论结合、史实充分。试卷既避免试题形式固化,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体现学科特色。
      二、寓教于考,以史育人
      试题润物细无声,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18题以广交会发展历程来展现新中国以开放姿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22题通过九品中正制到宋元科举制的演变,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古代人才选拔中公开公平的先进理念;第24题以近现代世界格局变化入题,聚焦我国政府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关注现实;第25题要求学生围绕长城的价值撰写历史小论文,使学生深刻体悟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与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三、素养旨向,立体考查
      试卷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立足学科本质,注重多元情境创设。试题运用文献、表格、漫画、示意图等丰富素材,视野开阔,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五位一体的考查。如第2、21题侧重唯物史观立意的考查,3、7、8、10、20题侧重时空观念的考查;1、4、13、14、15、18侧重史料实证的考查;5、6、9、11、12、16、17、19题侧重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第23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学生全面辩证评价康有为“筑全国铁路”之建议;第25题历史小论文侧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测试。试卷基础性与综合性、探究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凸显学科特色。
      四、注重融通,引领教改
      试题古今中外融通,综合性强,要求学生整合材料信息及所学,在新情境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探究历史问题。注重考查主干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科高阶思维的具体运用。如第16、17、18、19题关于明末预造黄册现象、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关于革命目标的分歧现象、新中国对外开放、阿拉伯帝国等内容的考查,要求学生在新材料新情境下形成新认知;第22题要求学生将科举制与程朱理学的知识相融通,解析元朝科举“非程朱不试”的原因;第24题引领学生中外关联、长时段观察近现代世界格局之演变;第25题引导学生古今贯通、史论结合地论述长城的价值。整卷坚持教学考相互促进,正向引导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着力于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的探讨与认识,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地理
      地理学科组
      地理选考试卷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指导思想,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以素养立意、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凸显价值引领,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体现服务选才的核心功能,同时正向引导教育教学方向。
      一、素养立意,价值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高中地理学习,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试卷考查知识广泛,在试题中深入发掘并运用学科知识蕴藏的德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50年代末阎良国家级航空产业的起步,到现在发展成集研发、制造和试飞于一体的“航空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发展接轨,以福建宁德的港口建设和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关注我国外贸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建设,聚焦区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社会责任感。
      二、关注原理,研究过程,引导课堂教学研究方向
      本次试卷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试题关注教学中相对薄弱的地方,精选真实情境设置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考查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地理过程,分析地理原理。如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是教材新增内容,24题以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为材料,考查海—气间如何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通过研究大气潜热释放的地理过程,考查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地球水热状况的地理原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讲清地理过程,讲透地理原理。
      三、重视基础,注重思维,突出地理主干知识考查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知识点分布全面,重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结构合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重相当,通过耕地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碳排放等多组题目,多角度设置选项,综合考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内容。通过情境化素材切入考查地理主干原理,体现问题情境化、情境真实化的基本思想。例如通过土耳其地震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点密度示意图考查人口分布和产业区位相关知识,通过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示意图考查轨道交通特点及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通过长江下游降低土壤盐分措施考查水循环的过程。试题引导教师重视基础知识与主干原理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关注生活、重视探究,聚焦学生地理实践力培育
      试题素材选取源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充分立足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如第3题以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的植被上限上升情境切入,考查野外地貌景观识别,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开辟田野课堂,提升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第5、6题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关注城市生活中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1题从我国三大自然区3处采样点的土壤剖面情境引入,考查土壤剖面的观察,探究不同自然环境气候、植被对土壤发育的影响。第19、20题是两地中学生进行日出方位观测,通过两地日出时直立杆影年变化,从学生生活观察的视角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原理的推导与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出地理实践探究时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物理
      物理学科组
      物理选考试卷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等级要求,立足必备知识,评价关键能力,试卷的结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保持相对稳定。结合教情学情,以“基于课程标准多角度评价素养和能力”为基本思路,通过真实情境、思维递进、方法灵活、梯度合理的试题设计,考查知识综合能力和多维解决问题能力,满足各类高校的招生选才需求。
       一、落实依标命题,考查必备知识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选取物理核心概念、规律、思想和方法等内容设计试题,全卷考点涵盖物理各模块的所有主题,具有较高的覆盖面,比例合理。如第1题判断力学、电学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第3题考核真实情境中的足球飞行的能量问题;第6题考查学生受力分析中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运用力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能力;第9题鸿鹄卫星问题的考点涵盖了相互作用、超失重、周期、加速度等核心概念;第11题从功能和动力学角度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第12题氢原子光谱的考点涉及到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等核心内容;第17题涉及分子动理论、气体状态变化、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热学主干知识;第20题则涵盖了必修2、必修3、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四个模块的主干内容。实验题覆盖面广,第16-I题必修1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第16-II题观测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第16-III题热敏电阻特性及应用。试题立足必备知识,在充分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了综合性。
      二、立足真实情境,聚焦核心素养
      试卷涵盖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充分展现了素养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体现了稳中求新的风格。如第2题以杭州亚运会四个比赛场景为背景考查质点模型的构建;第4题磁电式电表内部结构的磁场分布和安培力方向判断,考查物质观和相互作用观;第5题的燃气点火考查科学推理能力;第8题基于生活中取山泉水的情境构建平抛运动模型求水流初速度,考查物理观念中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和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第7题的核聚变、第12题氢原子光谱、第14题电磁波的粒子性、偏振现象应用等,都考查了对物质观和科学本性的认识。第16题设计了三个小题,以学生必做实验为背景,从实验思想、操作规范、数据处理、方案设计、论证解释等方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第18题将科技发展中摩擦双向异性的新情境结合到常见物理运动过程模型中,综合应用动力学和功能规律解决复杂问题,重点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还有第9题的一箭三星、第13题的超导、第19题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都立足真实情景、关注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工程,加强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考查与渗透,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
      三、设置合理梯度,评价关键能力
      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层次、试题情境的复杂性和新颖性、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等多方面设计试卷的难度。整卷设置了多层难度阶梯,有效区分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解决与自身能力吻合的问题。如选择题的前几题,以熟悉的情景、简短的描述“友好”地呈现,学生入题快,随后逐步提升,最后几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逐渐加强,有利于区分学生。如第10题小球和光源振动、第13题超导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第15题波传播和折射等,试题新颖,看似容易入手,但需要深入思考和严谨论证;非选择题难度逐渐递进,呈现入手容易、逐步展开、深入思考的特征。第16题从实验基本原理、操作、读数入手,逐渐拓展到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第18题力学综合题,从机械能守恒入手,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解决综合问题。第19题从二力平衡入手,综合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解决新情景问题。第20题通过调控磁场或电场实现质子束的“反射”和“折射”,设计新颖巧妙。计算题情景设计既熟悉又新颖,问题设计由易到难,要求知识综合,多维的多层次的能力要求,利于大多数学生学有所得,利于多层次学生的区分选拔,利于高水平学生的脱颖而出。
      化学
      化学学科组
      化学选考试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方针,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严格遵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考核要求。试题充分考虑考生实际,教考衔接,服务“双减”、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既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又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一、试题呈现形式稳中求新、稳中有变
      试题依照“稳中有进”的原则,延续了近年的试卷风格,保持了试卷结构和难度的稳定,问题设计与呈现方式适度创新,考点分布有调整,做到稳中求新、稳中有变。如第3、8、12、17、18、20、21题考查形式不变;第4、5、7、11、13、16、19题考查形式有所创新,第5题考查“离子共存”,第13题考查原电池和第19(1)题考查电解池,第16题从实验目的、设计方案、现象和结论4个角度考查经典化学实验,推陈出新。
      二、试题导向凸显化学学科价值、引导教学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彰显化学学科价值。试题选材围绕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信息等与化学关系密切的领域,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如第2题漂白液制备、第4题汽车尾气处理、第6题含I2的CCl4废液处理、第7题化学在改良材料性能中的作用、第11题隐形眼镜材料的制备等,试题的素材均取自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让考生体验化学作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的地位,体验化学工作者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中的重要贡献。
      三、试题素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试题设计立足课程标准,紧扣化学教材,考试内容限定在《化学》(第一册和第二册)必修模块范围,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范围。许多试题的素材取自教材,使学生感觉试题亲切又友好,如第1题至第11题、第12题、第17(1)(2)题,重点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化学仪器与基本操作、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结构和性质等,试题注重必备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部分试题的素材看似远离学生生活、新鲜,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如第13题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颖,但其涉及的是考生耳熟能详的原电池原理;第17题至第21题的素材貌似远离教材,但仍然可运用高中的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实验、有机化学,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认知与深度理解。整卷试题注重化学学科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检测和考查。
      生物学
      生物学学科组
      生物学选考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命制,试题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突出生物学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在稳定中体现新课标要求和新高考方向。
       一、稳中有变,体现创新性
       试题命制延续往次选考卷风格,试卷题型结构、命题立意、考点分布、能力要求等基本稳定,同时适当调整和创新。选择题由原20题40分调整为19题38分。试题呈现略有调整。如第20题结合光合作用实验测得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第23题运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遗传现象;第24题在生态学研究过程中考查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思路等。
       二、依标命题,体现基础性
      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选取考查内容,覆盖生物学10大概念的基本原理、技术与方法等必备知识,侧重考查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杜绝偏题怪题,如第2题考查水的生理作用、第3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第4题考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第6题考查生物进化、第7题考查体温调节、第9题考查表观遗传、第11题考查激素调节、第12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第13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第16题考查群落空间结构等。试卷考查范围覆盖课标要求的基础主干知识,确保考试公平性、全面性和标准性,引导中学教学“依标施教”,打牢基础知识,关注生物学学科素养的达成,做到应教尽教,充分发挥高考的正向导向作用。
      三、素养立意,体现综合性
      试题突出素养立意,适度增加模块内和模块间知识的综合性考查。注重整合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并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注重基础知识内容之间、模块内容之间以及学科内容之间的关联和融合。如第17题通过酶的特性实验考查实验设计评价能力,渗透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第19题染色体倒位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内发生交叉互换,考查获取信息与加工信息等能力;第20题以油菜渍害为情境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第21题通过研究迷走神经的相关功能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第22题通过研究细胞膜上运载Zn2+的载体蛋白相关基因的转化和表达考查发酵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第23题以控制小鼠皮毛性状的遗传考查遗传规律、变异和基因工程等,突显对综合能力特别是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
      四、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
      试题重视问题情境创设,以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等素材丰富真实情境,注重展现科学探究过程,合理设置问题且适度开放,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赋予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思维空间,以达成分层选拔。如第5题生物多样性保护、第10题DNA半保留复制、第14题自由组合定律、第8题植物细胞工程、第18题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第24题根据模拟实验的结论应用于生活实践等。试题情景真实、丰富,注重情境性、新颖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五、价值引领,体现育人性
      试卷既展现了生物科技发展魅力,也融入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如第1题的生物技术与安全伦理、第5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7题快递小哥勇救落水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5题通过生物防治减少环境污染、第22和23题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植物生理及遗传学问题、第24题应用生物学原理服务生产生活实践,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敬畏生命,落实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彰显生物学试题的育人价值。
      技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学科组
      信息技术选考试卷按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以课程标准所述“课程内容”为考核内容界定,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关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查。整卷保持难度稳定、梯度合理、区分度良好,试题呈现和问题设计稳中有新,注重重点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服务选才与正向引导教学。
      一、立足学科特点,体现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
      立足信息技术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考查学生数字化环境中运用学科核心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与价值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信息社会的数据资源、技术资源,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如第2题结合学生日常活动,考查学生信息安全和责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有效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第3至5题针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第14题针对运动会数据处理,考查学生运用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等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信息系统及技术应用,运用学科知识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着眼学科逻辑与思想,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试题着眼于学科逻辑与思想,通过真实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同时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正向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运用学科特有的内在逻辑和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如第7至11题,分别考查学生对数字化、栈、队列等思想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第12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要求学生能敏锐地感觉到数据特征对计算模型的影响,并利用链表基本操作实现数据重排;第13题着眼传感、控制与反馈的逻辑,考查学生信息系统搭建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分析数据变化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并设计合理方案判断故障;第14题着眼数据采集、处理与呈现,在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考查学生抽象与建模、数据组织与分析能力;第15题针对模型较为隐蔽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信息意识界定问题,运用计算思维开展抽象与建模,选择合理数据结构实现算法等综合能力。
      三、依托真实情境,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
      依托具有一定开放性与复杂性的真实情境设计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3题以苗圃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搭建为情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系统相关的核心知识,从软硬件架构、数据管理、算法设计、系统维护等方面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14题以运动会数据处理为情境,通过解决校园活动的数据处理问题,考查学生利用编程工具进行数据组织、计算与呈现的能力;第15题以社会领域的人员分组为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数据结构合理组织数据,选择查找、排序等算法解决问题,考查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算法迭代优化的创新能力。
      技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学科组
      通用技术选考试卷遵循“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对知识点、答题形式和问题情境的开放性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增加试题的灵活性,突出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一、注重价值引领,强化育人导向
      把握新时代教学评价改革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取适宜的素材,让学生在真实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引导学生成为有理念、会设计、能动手、善创造的高素质劳动者。如第16题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为情境,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科技发展新成就,融入正确价值观教育;第29题选用公路铁路立交桥的低洼处积水过深时,需封闭道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第30题选材上采用台灯调光电路设计,体现了与技术相关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依据课程标准、适度灵活创新
      坚持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素养内涵、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根据确定好的学业水平等级和内容范围确定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创新情境、任务和设问、答题形式,增加问题解决方案的开放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28题第(2)小题明确问题,由以往考查学生对发现问题方法的认识转变为考查学生对设计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与应用,第(4)小题让学生从题图及描述中获取信息,完成控制系统方框图,考查了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第29题拦路装置的设计,问题情境更加开放,通过设计分析维度的多样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三、聚焦必备知识、关注关键能力
      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聚焦学科主干内容,加大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给学生提供深度学习和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基础。如第21题考查学生的工艺操作能力;第22题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投影关系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第30题以教材中的振荡电路为基础,以台灯调光电路设计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补充振荡电路调光原理,设置进阶问题,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四、坚持素养导向,凸显思维考查
      以核心素养考查为出发点,先明确考查的核心素养及其水平,依据核心素养考查目标设计试题立意、情境、设问或任务等。在注重核心素养考查的前提下有所侧重,涵盖技术意识4题,工程思维9题,创新设计7题,图样表达8题,物化能力4题。加大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技术思维方法,有效地组织整合相关技术知识,调动运用相关技术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第19、20、23、24、27、30题,通过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的分析与设计,考查学生系统分析能力,模型认知与建构能力;第29题第(2)小题突出对工程思维中创新思维的考查,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拦路装置运动到路面的方向、运动形式、驱动方式、装置数量等维度进行设计分析,构思问题解决方案。
      五、突出创新设计,体现动手实践
      操作学习与设计学习是通用技术的课程重要特征,发展学生对知识整合、应用、物化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还原知识应用的实际过程,从创新设计与物化能力的角度,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16、17题、第28题第(2)和第(4)小题、第29题第(2)小题、第30题第(3)和第(4)小题都考查了创新设计核心素养,形式丰富,包括设计过程分析、设计要求分析、方案设计等。其中第28题第(4)小题重点考查了方案设计,指向水平2;第29题第(2)小题重点考查方案构思与创新,指向学业质量水平3,要求学生“能用较详细的草图表达设计构想”;第18、20、21、25题考查了物化能力,第18、21题考查了物化能力水平1,侧重材料规划、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第20题侧重模型制作与工艺分析,指向水平2;第25题主要考查物化能力水平3,侧重工具使用与工艺分析。
      来源: 浙江考试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153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002
在线时间
1396 小时
QQ
发表于 2024-1-10 13: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200368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4-11-29 10:29 , Processed in 0.082723 second(s), 2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