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656|回复: 4

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1960

主题

2801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4413
在线时间
138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据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
      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23日联合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依法规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运行,鼓励有关部门、行业和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公共服务。
      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能否更好保护你我个人信息安全?将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为何要推广?
      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此,我国近年来组织建设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由公安部负责实施,联合国家网信办等部门推广应用,在满足线上认证个人身份需求的同时,更好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
      根据管理办法,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以自愿向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
      简单来说,网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打个比方,平台如同一个由国家管理的个人身份信息“仓库”,里面的每个“储藏间”中存放着你我的身份信息。网号是“储藏间”的“门牌号”,网证是你我手中的“IC门禁卡”。我们在网上认证身份时,只需向对方报上“门牌号”,由国家“仓库”来验证“IC门禁卡”并反馈核验结果。
      清华大学教授郑方表示,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核验身份,可以减少互联网平台等收集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人脸等信息。通过匿名化技术保护公民身份信息数据,实现公民身份信息的“可用但不可见”。
      将带来哪些改变?
      据介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自2023年6月27日上线,已在主要互联网平台和政务服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医疗卫生、邮政寄递、交通出行等行业领域开展了试点应用。
      在互联网领域,已有多个大型互联网平台接入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进行账号实名注册、异常账号二次身份核验、跨平台跨应用“一键登录”等。
      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按照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鼓励互联网平台按照自愿原则接入公共服务,用以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安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引导和推广应用力度,聚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切实发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作用。
      公共服务平台的安全性如何?
      事关个人信息,“安全”是头等大事。
      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公共服务平台应当加强网络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防护措施,完善监督制度,有效保护网络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权益。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开展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和监测审计,及时修复安全风险和漏洞,能够有效保护数据安全。
      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我们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于锐介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按“最小化获取”原则,仅采集网络身份认证所必须的信息,不会收集、留存用户的位置信息和应用平台业务等信息。
      使用公共服务核验身份,互联网平台会获得哪些信息?
      “在信息提供方面,平台坚持‘最小化提供’原则。”于锐介绍,互联网平台需要依法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但无需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仅提供用户身份核验结果。
      管理办法同时明确,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互联网平台确需获取、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经用户授权或者单独同意,公共服务平台应当按照最小化原则提供。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管理办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自然人申领网号、网证的,应当取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申领。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申领网号、网证的,应当在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下申领。
      “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此国家网络身份认证不对八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必须“持证”才能上网吗?
      “网号、网证本质上是一种身份认证服务,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证件。”于锐说,管理办法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自愿使用”原则,充分保障广大网民自愿选择和使用的权利。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旨在提供一种安全、便捷、权威、高效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仅在用户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场景使用,并非所有活动均需使用。
      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平台应当保障通过其他方式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用户,与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不会影响群众正常使用互联网服务。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10

主题

459

帖子

2342

积分

Lv.6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342
在线时间
0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0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电话实名制使骗子更猖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25

帖子

1178

积分

Lv.4 秀才

Rank: 4

积分
1178
在线时间
46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0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个人隐私只会暴露的更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9

主题

3060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0176
在线时间
214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个人信息防泄露!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新华社讯 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5月23日联合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方式,既能证明身份,又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管理办法明确,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效果,同时也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投入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881

帖子

1万

积分

Lv.17 二品巡抚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4817
在线时间
0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1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5-25 00:18 , Processed in 0.075474 second(s), 2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