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临暑期放假前期,宁海职教中心 2023 级 28 班教室墨香四溢,浙江宁海籍艺术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杨岳斌先生带着数十年艺术沉淀与工匠精神,为即将踏上职业道路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劳模工匠进校园" 活动。这场融合了创业故事、艺术传承与深情祝福的文化盛宴,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理想与奋斗的心灵对话。 讲座伊始,杨岳斌先生以《山河颂》《古巷幽情》等代表作的创作历程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从宁海老巷走出、自学成才的艺术之路。"我在青石板路上捡过煤渣,在阁楼里点着煤油灯临摹古画。" 他指着《古巷幽情》中斑驳的粉墙黛瓦说道,"艺术源于生活的淬炼,就像工匠打磨器物,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 "职业教育与艺术创作的关联" 踊跃提问。针对 "技能学习是否需要艺术素养" 的困惑,杨岳斌以《劳动者之歌》系列组画为例:"建筑工人的汗水、教师的粉笔灰,都是创作的素材。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发现美的眼睛与精益求精的态度。" 这番话与宁海职教中心 "德技并修" 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活动中,杨岳斌先生被授予 "蓝领匠士成长导师" 聘书。这一荣誉背后,是学校 "产教融合、匠心育人" 的战略布局。作为全国首创的 "蓝领匠士" 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杨岳斌的加入将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艺术滋养与职业启迪。 "蓝领匠士不仅要有精湛技艺,更要有工匠的情怀与格局。" 杨岳斌在受聘感言中提到,"就像我创作《新韵江南》时,将现代构成元素融入传统水墨,职业教育也需要在传承中创新。" 这与宁海职教中心 "多维合作、集团办学" 的模式不谋而合 —— 该校通过校企合作、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已培育出 1200 余名 "蓝领匠士",实现 100% 就业。 三、笔墨传情:十二幅字画的深情期许 最令人动容的环节,当属杨岳斌先生现场为毕业生挥毫泼墨。他铺开宣纸,笔锋游走间,《海纳百川》《德技双馨师恩永铭》《志存高远》等十二幅饱含深意的字画逐一呈现: ●《海纳百川》:以磅礴的气势诠释包容胸怀,寄语学子 "以大海般的胸襟接纳挑战"; ●《德技双馨》:强调品德与技能并重,呼应宁海职教中心 "先做人后做事" 的育人理念; ●《宁静致远》:用雅致的隶书传递处世哲学,提醒在喧嚣中保持专注; ●《否极泰来》:以朱砂点睛之笔,祝福学子历经磨砺终见曙光。 每幅作品完成后,杨岳斌都细致讲解创作构思:"《心宽无处不桃源》是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在心中辟一方诗意天地;《男儿之志》则鼓励男生们以家国情怀为墨,书写人生华章。" 这些字画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承载着长者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四、合影留念:定格青春与匠心的永恒 活动尾声,杨岳斌与 2023 级 28 班全体毕业生在校人工湖前合影。镜头中,师生们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愿你们以梦为笔,以心为墨,在职业道路上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画卷。" 杨岳斌的临别赠言,与宁海职教中心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的办学理念交相辉映。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启蒙,更是宁海职教中心 "劳模工匠进校园" 品牌活动的生动实践。正如学校负责人所说:"我们希望通过大师的言传身教,让工匠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底色。" 未来,宁海职教中心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兼具精湛技艺与人文情怀的 "蓝领匠士",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结语 从宁海老巷到职教课堂,从水墨丹青到职业理想,杨岳斌先生用艺术的力量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这场跨越年龄与领域的对话,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匠心,不仅是技艺的炉火纯青,更是对职业的敬畏、对传承的担当、对未来的期许。愿 2023 级 28 班的学子们带着这份墨韵匠心,在人生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