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人要带上“韬光养晦”的门票。意思就是在为人处事时隐藏才能,不使之外露,不张扬。“韬光养晦”一词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原文是“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方圆处世:做人要带上“韬光养晦”的门票
做人要带上“韬光养晦”的门票。意思就是在为人处事时隐藏才能,不使之外露,不张扬。“韬光养晦”一词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原文是“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韬光养晦”的意思就是做人做事谨慎、低调,不刻意显示自己。“韬光养晦”是人生态度、处事智慧、人格魅力。古人把“韬光养晦”的做事原则形象地比喻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并视之为美德。然而现实生活中喜欢张扬、高调的大有人在。有些人喜欢把事情搞大,工作上铺大摊子、搞大动作、以求得大效应;生活中也刻意贪大,提职、乔迁大搞庆贺,迎来送往大讲排场;有的谋划工作不切合实际,提大口号,定大目标;甚至有的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开始说大话,刚刚干出一点成绩,就心浮气躁,忙着上报材料、总结经验。给人以浅薄、浮躁、作秀之嫌的人就是那些过于张扬的人。喜欢张扬的人,尾巴翘得老高,容易引起注意,总之虽能慷一时之慨、开一时之怀、求一时之名、得一时之利,这些人往往是登不高、行不远的。
老子曾告诫人们:“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达?芬奇的名言:“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高傲地举头向天的是空心的禾秆,而低头向着大地的却是充实的禾穗。”其实不张扬的背后隐含着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不张扬,需要有厚实的“内功”作支撑。不是做出来的,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不张扬,也不是消沉、保守。不张扬的人从表面上看似乎缺少激情和锐气。其实是很有自信的,在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理性、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这种品质才真正的属于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刘备借雷巧掩饰
在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他心里仍有一番雄心壮志。刘备为防遭到曹操的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实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此时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一天,曹操派人请刘备去赴宴,而刘备不知曹操有何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任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这样,刘备把自己的闻言失态进行轻轻地掩饰而过,从此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刘备胸有大志了。
刘备在此期间一直装呆,如今却被曹操一语道破,心中哪能不惊?于是筷子不觉滑落地上。为什么说是英雄,刘备便举止失措?原因是刘备虽投靠曹操,却始终不甘寄人篱下,始终图谋东山再起。但是曹操生性多多疑,怎会对刘备的失态不生疑心。于是刘备就乘雷声大作,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亏此一语随机应变,平白地把自己的失态行为掩饰过去。又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淡淡一语,妙在有意无意之间,真是警灵,竟把曹操也瞒过去了。刘备随机应变,借雷巧掩饰自己的失态,使曹操对他没起疑心,实在机警敏锐过人。以至后来,刘备最后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而完成自己的大业。
做到韬光养晦,除了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强化人品修养外,最重要的还要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在世,有成功与自豪之时,也有失败和失落之时。如何面对,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觉悟、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现实考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淡一些、超脱一些,正如古人所说“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要调整好心态,把握住自己,脚踏实地往前走,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标准谋事尽责,多做贡献。事业成功,不会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个人进步,不会孤芳自赏、洋洋得意。
韬光养晦,其实就是为人处事不张扬,内敛。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年轻人天性就张扬,老人永远属于内敛。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能够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的是张扬;能够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的是内敛。
过于张扬与过于内敛,到底哪一个更好呢?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江水决堤。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
其实生活中不管是男子、女子,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必需懂得“韬光养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在关键时刻,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正是由于他不懂得韬光养晦,口出狂言。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心。将自己推向死亡的也正是他的张狂。所以我们吸取前人的教训更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韬光养晦。
从古到今,有太多的文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渴望着识千里马的伯乐,然而能像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人的文王那般幸运的更是少数。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我们要学会在韬光养晦中张扬自己,实现自己。
我们要想真正做到韬光养晦。那就要新颖,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能做到心如止水。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