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秀水街附近的居民在乘凉。记者 王鹏 摄
不知不觉已进入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老底子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里,无论天多热,夕阳西斜,左邻右舍“乘风凉”的队伍就开始蠢蠢欲动。那时候市民纳凉等风来,成为炎炎夏日的一道风景线。
杨梅烧酒和木莲冻
“乘风凉”从落日西斜就开始了。
住平房或大杂院的人们,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脸盆、铅桶装了水,将自家门前的空地或院子里的天井泼透,驱散一日暴晒后积蓄的热气。
夏日的厨房跟蒸笼有得一拼。等到一家人陆陆续续围坐到饭桌前,各家负责烧饭的妈妈已经是浑身汗淋淋。
此时的饭桌上,早已经备好了杨梅烧酒。
这几乎是“居家必备之度夏良品”。瓶瓶罐罐里,洗净晾干的杨梅,注满高度烧酒,等半月,杨梅汁浸入酒中,酒色从桃红渐渐转成深红,就可以拿来喝了。
晚饭前,一勺烧酒,两颗杨梅,是民间最简单、最有效的解乏、防中暑的方法。
夏天选择在室外吃晚饭的人多,酒香夹带着梅香,一直能从巷头飘到巷尾。
大人们喝酒,孩子们最爱的就数木莲冻了。
市民俗专家沈志远说,木莲是一种藤本植物,匍匐生长在矮墙或攀援在高坡或树枝上,夏季开花,籽料细小,乒乓球大小,富含果胶。每到夏天,人们就把果子摘来捣糊,加入凉开水,放到井里,待其凝结成冻就可以吃了。
没有木莲冻的日子,还有绿豆汤做后备。沈志远回忆说,对于过去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来说,绿豆汤里要放糖,而那时候,一公斤糖可以换三公斤米,所以一个夏天能喝上一两次甜甜的绿豆汤已经是件很幸福的事了。
觅个好去处等风来
吃过晚饭,人们就四散去找“乘风凉”的好地方了。沈志远说,有三种地方是人气最旺的:
一是屋外的弄堂、空地或是河边的位置。人们拎着板凳,摇着蒲扇,悠哉游哉地走到这些纳凉处。男人们光着膀子围坐在一起侃大山、吹牛皮;孩子们则在一旁嬉闹……
二是通风好的屋子。把自家前门、后门都打开,空气对流,那阵穿堂风带来的凉意,不比电风扇差。
还有就是寺庙。寺庙里树影重重,凉风阵阵,是纳凉的好去处。除了住在附近的居民,一些有钱人每逢盛夏就会到寺庙避暑。
天色渐渐暗了,人们也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树上的蝉声还是不知疲倦,此起彼伏
“沉李浮瓜”度盛夏
等风等的心烦了,人们便会切西瓜来解暑,原本已渐渐有了倦意的夜,又热闹起来。
没有冰箱,西瓜等水果就用根绳子拴着或用个竹篮子装着浸在井水里。说来也怪,天气越热,井水越寒气逼人。吃晚饭前浸下的西瓜,时隔两三个小时取上来,竟也有冰镇的口感。
沈志远说,过去宁波的冰厂会把冬天的冰存起来,在夏天出售。但对普通家庭而言,花钱买冰块是件奢侈的事。
这种冰镇水果的做法,古人用了两句诗来形容“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发展到后来,还延伸出了一个成语叫“沉李浮瓜”。
等吃完西瓜,夜也已经越发深了。“乘风凉”的队伍也就三三两两散去。
回家睡觉前,人们还不会忘记打一盆冰凉的井水。先用来擦一遍竹席,再浇一点在地上,剩下的就放在床边降温。
为了通风,家家户户的门窗是不关的。就像沈志远说的,那是一段难以回去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旧时光。
来源:东南商报 实习生 吴越 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