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3818|回复: 0

[网友播报] 宁海有个美丽的地方,,,孔家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2266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8053
在线时间
1692 小时
发表于 2017-3-24 14: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北京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走进深甽镇孔横山村
阅读数:279   本文字数:3945
●王方
孔横山村其实是由孔家、上横山、下横山3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
这个位于深甽镇西隅的山村,是大里至孔家自然村乡道公路的终点。有句俗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但车到孔家自然村口的山前,只能舍车步行。这个山叫第一尖,海拔945米,为宁海第二高峰,也是宁海与新昌、奉化两地的界山。自古以来,孔横山人就在第一尖东麓,斫毛竹、采茶叶、种稻麦,过着远避尘世的生活,虽然贫困,却也悠闲。
2017年1月2日,一阵鞭炮声炸响在这个千人山村田园诗般的晨雾中,原先一成不变的绿野、粉墙、黛瓦挂上了大红灯笼、条幅、气球……80岁的孔水华老汉告诉记者:自1978年大里至孔家公路通车庆典以来,数这次最热闹!
这是孔横山村“孔氏宗祠修缮竣工暨孔子雕像落成典礼”中的一幕。
一、孔子后裔第一村
孔横山村1000余村民中,80%姓孔,孔家自然村则全村姓孔,都是孔子直系后裔,被宁波传统文化专家杨古城誉为宁海“孔子后裔第一村”。其迁徙路径是从山东曲阜迁浙江温岭,温岭迁我县力洋孔村,再由力洋孔村迁新昌县,由新昌县分迁深甽孔家自然村。据孔家《孔氏宗谱》载:明代正德年间(1511),孔子61代孙孔弘波定居孔家自然村,69代孙孔继信再移居上横山自然村。从孔弘波定居孔家算起,传承了17代,历时505年,是宁海最大的孔子后裔聚居地。
500年山村,有几多兴衰荣辱,也饱尝了世态炎凉。明初,方孝孺挚友张岵有感于方的忠义,自沉于村东斗岩潭殉节;清末,大里王锡桐反洋教起义,村人“从者众”;抗日战争时,奉化中学师生为避日机轰炸,迁校于村南双枝庙继续学业……
这个村落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下坎人家的屋顶,往往与上坎人家的道地接平,过去外乡人走夜路,要是没有本村人导引,肯定跌跤。虽然地理条件艰苦,但村人牢记自己是孔子后裔,代代礼义传家。就是这样一个嵌在大山深处、出产匮乏的山村,在清代嘉庆年间(1814)就建造了颇有规模的孔氏祠堂,孔子塑像坐镇这一方水土,也已200多年矣!
200年的风霜雨雪吹打着曾经辉煌的孔氏祠堂,虽有文物价值,却因200年来未加修缮,已成危房,像风中的残烛。村民看在眼里,急吼吼说:“如果再不修缮,祖宗的基业就要毁在我们手里了!”而托改革开放的福,村民年均收入从几千元跃升到3万元以上,再加上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文化建设,修缮孔氏祠堂,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2015年10月,村班子把修缮孔氏祠堂提上了议事日程。
村班子告诉记者:孔横山村集体经济是“空壳”,修缮孔氏祠堂,只能走村民捐助的道路。但据估算,维修费用起码得100万元以上!村民捐助能凑拢多少?村班子几个人谁也心里没底。关键时刻,孔子后裔的“爱国、爱村、爱家、爱人”基因再一次扬威立万,远嫁舟山的孔春娟捐出3.5万元,孔祖开、孔贤芬、孔祖兴、孔国华、孔长有、孔祥尧各捐1万元,许多老头、老太太捐出了子孙给他们的孝敬铜钿,许多小孩捐出了积攒的压岁钱……不长时间,竟达到了80多万元。80多万元,如果放在县城、西店的富裕大村,并不稀罕,但在这样一个最“督底”的山村,确实不简单,足可印证孔氏后裔的家国情怀。村班子也很感动:“没想到村民反响这么热烈,我们要把这笔钱用好,以优质工程回报村民的支持。”而村民则说:我们正是看到了村班子会做事情,才出钱出力的!
宗族是中国人割不断的情感纽带,孔氏又是中国唯一的全国通谱姓氏,凝聚力很强。孔横山村修祠堂,力洋孔村孔氏捐出了七八万元,企业家孔建维一人捐了1万元,外地的温岭孔氏联谊会也来人来钱……到今年1月,孔氏祠堂修缮终告完工。
故事一:与别的祠堂不同,孔氏宗祠把孔子思想放在了突出位置。道地里有戏台,为省钱,鸡笼顶是老的,斑驳的色彩诉说着沧桑。大厅正中悬“圣裔堂”匾额,左边是“师表万世”,右边是“仪范百王”,都利用了老祠堂原有的构件。横厢左有宁海孔氏迁徙图,一目了然;右有孔氏家训,古色古香。
孔氏家训摘录:衮衮华胄,诞育东方。大哉夫子,应时而降。宪章文武,道承三皇。杏坛设教,门开八方……
二、敢教旧貌换新颜
10年前,孔横山村还是个清秀却也荒远的山村。
“那时候,村庄是素淡、宁静、寂寞的。每一座房屋寂寞,每一个人寂寞,连草子花也孤独地开在春天的山田里,寂寞地迎来笆篱笋颤巍巍拱出土。”记者走亲戚到孔横山村,曾写下过这样的文字。
村里缺乏支柱产业,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家寂寞地种着陌上桑、收着雨后笋。毛竹是村民的摇钱树,但最好的2013年,也只有3万斤产出、1万多元进账。房屋由于久乏人住,漏雨、倒塌。村庄没有公厕、没有下水道、没有老年活动中心……
村班子急民所急,借新农村建设东风,大力推进旧村改造。
2005年,村班子筹资30万元,造起了老年活动中心。该村原来没有老年活动中心,新造的活动中心完全是平地起屋。现在,三开间的大厅里,电视、书报、棋牌一应俱全,老人们喝茶、聊天,兴趣上时,哼几句戏曲。92岁的农妇孙福囡就唱得一手好歌。孙福囡很勤劳,竟把装配活带到老年活动中心来做,唱歌、做生活两不误。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老年会(她把老年活动中心叫作“老年会”)好,后生家外出多,剩下老人在家“蛮无队”,来老年会真开心!
也是2005年,村班子为开发毛竹山、茶山经济,又筹资20万元,建造2公里盘山机耕路。这本是增加村民收入的好事情,但因牵涉到两户村民部分田地不肯征用,迟迟动不了工。人都是这样,“荒田无人耕,耕耕有人争”,一些山田、山地抛荒,枯草瑟瑟,他不在乎。一旦征用造路,他就不肯了。村班子白天集体上门,讲大道理;晚上个别上门,算细账。经过多次思想工作,两户村民终于同意按每亩4400元的价格出让田地,用于造路,为村民谋福利。如今,一条游龙般的机耕路,一头连着古老的村庄,一头扎进青翠的大山,活脱脱一幅水彩画。
村班子善于对村民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也善于借力上级的有关政策。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关心下,2014年,孔横山村纳入县环境提升村序列,一场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旧村改造战役打响了。
故事二:和农耕社会所有的老村一样,孔横山村过去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露天粪坑触目皆是。5年前,村班子在村里造起两座公厕,并借机开展拆除“老屙缸”运动,想不到群众阻力很大。年轻人好说话,说老屙缸不卫生,又滋生蚊蝇,早就该拆了。阻力主要来自老年人,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说老屙缸是肥料,种庄稼少不了要用它。怎么办呢?村班子决定分两步走,田间地头的粪坑暂不拆除,以利村民积肥;房前屋后的坚决拆除,同时照顾到村民需要,增加公厕密度,再建造一座公厕。2014年一年,村班子拆除老屙缸30多只!
去年,一座漂亮的新公厕在村口建起,瓷砖墙面、花岗岩地面,不锈钢龙头、玻璃镜……和大城市的公厕相比,也毫不逊色。
2015年,村班子又拆除村里的“倒屋爿”600平方米,群众反映说:哈,现在眼都亮了!
前年,孔横山村上马污水处理工程,由镇里出资,村班子只需做好配合工作。本以为是省力的事,想不到某村民由于过去申请宅基地没有批准,这次也执意不让污水管从自家过!真是好事多磨。村班子不怕奔脚头、磨嘴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做通了这户人家的思想。
去年,孔横山村的雪顶山水库除险加固,也由镇里出资,村班子仍要配合做好被征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虽然只涉及到两三户人家,但也非常麻烦,村班子“好话说尽”,终于把硬骨头啃下来。
孔氏家训摘录:中庸为德,君子坦荡。勤奋好学,以义为上。为政以德,举贤让良。正人正己,万民所望……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天的孔横山村,村口停满了村民的私家车,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曾经的古村,已经成了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宜居,是说山村“山好水好空气好”,5000多亩山林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水更是一级棒,该村位于凫溪的源头第一尖,也是新昌的剡溪、奉化的奉化江发源地,那是免费的“农夫山泉”呀!加上村里完成了污水处理和垃圾集中清运,断绝了溪水的污染源;至于空气,从该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孔祥尧曾专门测定过,该村空气中的尘埃含量远比县城低,负离子含量比大里还多。因此,村里的长寿老人特别多,90岁以上的有5个,80岁以上的有60多个,最高寿的孔丙丁,已是98岁高龄了!
村里整修了村道,两边安装路灯60多盏。村道险要处,村班子还花20多万元一律加装护栏。村民因此对记者打趣道:虽然你是近视眼,但现在即使夜里来,也不会跌跤了!
宜业,是说村民现在的致富门路多了,再不用死盯着几株毛竹、茶叶。在村里,他们搞起了来料加工。孔万北的来料加工点,一年到头业务满囤囤。靠着会赚会积,不久前他还在梅林买了房。出门的村民,也不再像以前,靠打打工过日子,而是开店、办厂,自己做老板。孔春才的建材店、孔祖兴的汽配店,都比较有名;孔国华开在深甽的塑料厂、孔永福开在大佳何的仪表厂,更是家大业大……今年,又有村民远赴上海开店、近进宁波办厂。
大概和孔氏的祖宗孔子是教育家有关,孔横山人历来重视教育。解放后,只有1000余人口的山村,竟培养出大学生40多名,其中不乏考进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高材生。上文提到的孔祥尧,现在投笔从商,做纺织品进出口生意,赚“洋钿”,产值早已上千万元……
故事三:孔家自然村西面,有一座属于第一尖余脉的马眠岭,上面的古驿道北通奉化、西通新昌。因岭高路长,过去马帮赶着骡马爬岭,骡马不胜劳累,走着走着就打瞌睡了,因此古人叫“马眠岭”非常贴切,而历代县志载为“马面岭”,则是以讹传讹。
这条古道到目前尚保存完好。原以为随着交通大发展,古道将越来越“藏在深闺无人识”,不想近年兴起爬山热,一批又一批的红男绿女纷至沓来,古道又焕发了青春。孔横山村班子与时俱进,一边发动村民修补古道,一边报镇里备案,把古道纳入宁海登山步道一部分,希冀村民能捧上“旅游经济”金饭碗。
从贫困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这是一个时代和历史的跨越。孔横山人根植孔子“礼义传家”的古训,朝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孔氏家训摘录:定居孔家,世代荣昌。父慈子孝,教导有方。男耕女织,安家兴邦。仁义待人,恪守纲常……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1-18 18:56 , Processed in 0.088252 second(s), 2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