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和肠管都“掉”出了体外!7个小时手术后……
“子宫、阴道完全掉出阴道口,连肠管和膀胱都随着松弛的阴道脱出了体外。整个脱出的肿块直径达16cm。”——这是袁女士(化名)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检查后的结果。即便有多年盆底治疗经验的李香娟主任医师也有些吃惊。像袁女士这般年纪的女性,极少会存在这么严重的盆底问题。
五年前,只有在久站后
才会感觉有“鹌鹑蛋”脱出
袁女士今年51岁,出现子宫脱垂整整有5年多了。起初,症状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久站感觉下体会有东西掉出来,大小似鹌鹑蛋。因为没有任何疼痛感,休息一会后就能自主“收回去”。
袁女士觉得这样的情况实在难以启齿,再加上她讳疾忌医的心理,于是,她决定再忍忍,万一忍忍就好了呢?
然而,情况并没有像袁女士预想的那样变好,反而一年年严重起来。
近两年,只要一劳累或活动,袁女士的病情就会加重。由于脱出物长期与外界摩擦,已经开始出现局部溃疡和出血。而且,脱垂严重影响到袁女士的正常生活,每次她都要把肿块“收回去”后才能正常如厕。这让她深感痛苦,恐惧出门,只能长期宅家。
袁女士回忆:“后来,我能明显感觉到掉下来的东西与之前相比,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难‘收回去’了,每次都需要平躺休息好久。现在已经完全‘收不回去’了……”
这一次,袁女士在家足足躺了两天,不仅疼痛难忍,脱出物还有好几处破溃流血,连大小便也解不出来了,想想实在害怕才来医院就诊。
因为肿物巨大,如何最小伤害完成脱垂的手术治疗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在积极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后,结合病人要求保留子宫的意愿,李香娟给出了手术方案——一场包括经阴道保留子宫U型网片宫颈骶棘韧带悬吊术在内的7个小手术联合起来的大手术,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脱垂的子宫、膀胱、肠子回归原位,并进行了会阴体的重建塑形。
经过连续悉心的治疗后,术后第7天,袁女士恢复了自主排尿,并能和正常人一样,自如地参与日常活动了。
盆底肌就像吊床
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松弛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脱垂呢?
女性的盆底肌,犹如一张“吊床”,将尿道、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并参与控制排尿、排便、性生活等多项生理活动。
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的盆底肌就和我们脸上的皮肤一样,也会松弛。这时候,这股“吊”住脏器的力量也就没原先那么强了。
李香娟介绍,成年女性中,约25%有盆底问题的困扰,绝经后妇女尤为多见。有研究报道,60岁以后的妇女,年龄每增加10岁,发生盆底疾病的几率增加40%。到了80岁,因发生盆腔器官脱垂而需要手术的概率约为10%~13%。
在如今的中老年人群中,盆底疾病已经越来越普遍了。有些老人会发生脱垂、漏尿、大小便失禁,有些老人甚至要穿尿不湿才能正常生活。
此外,盆底疾病还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同时,便秘、肥胖、重体力活、咳嗽以及不良站姿步态等因素都会增加盆底的负担。
盆底疾病
要早筛查、早预防
盆底是女性的私密部位,大多数女性遇到了盆底健康问题总是难以启齿,无处问诊。袁女士出现如此重度的脱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讳疾忌医,长期拖延耽误了早期治疗。
所以,预防和治疗盆底疾病,早期筛查、科学防治非常重要,可以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下降或症状减轻。
以下几类人群应重视盆底肌筛查:
产后女性
长期便秘者
慢性咳嗽人群
久蹲、久站者
重体力劳动者
来源:健康杭州、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