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昨对教育“听政”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解读浙江状况
明年试点职业教育5年一贯制 学生从职高一口气读到高职
昨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坦言:“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比方说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职业教育被忽视问题、民办教育被歧视问题等等。
那么这些问题浙江省解决得怎么样呢?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发现我省在解决部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让其他省市羡慕嫉妒恨。
问政一 :校车频发安全事故,是不是村校撤并出了问题
最近几起校车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全国人大代表就提出:现在撤点并校,让低龄的学生住校,过早地离开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好?本来农村多数年轻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带着孙子,现孩子住校了,出现更多的空巢家庭。撤点并校政策是不是该适时调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目前约2.4亿,他们的子女要么留守,要么随迁。2010年随迁进城读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约1200万。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农村小学减少了一半。但我们要应对一些农村学校撤并带来的新情况。比如改善寄宿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大学生的宿舍、食堂以及厕所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建立校车制度,规范校车的运营管理,解决好学生的上下学交通安全等问题。
浙江做法:作为东南沿海发达省,浙江的流动人口数量相当惊人。据公安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6月,我省外来流动人口数已达1950万人。浙江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担子格外重——从2004年58万人,到如今的114万余人。重压之下,我省城镇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能力却逐年攀升。已有72%的农民工子女就读于公办学校(包括公办民工子弟学校),82.5万“小候鸟”有了稳定的书桌。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是浙江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目的是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享受到本地孩子的“同城待遇”。
在杭州城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在校中小学生中,10人里有4人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批孩子的总量达到近8万人。而宁波海曙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就读公办学校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