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常常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引起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衰竭病变。那么,患者如何对糖尿病进行早期干预,如何调节饮食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呢?
糖尿病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最直观的意思就是“尿里含糖”,“血里含糖”。糖尿病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心、脑、肾、神经系统的损害,如果对人体产生持续危害,就会导致人体健康受损甚至缩短寿命。血液里的糖高了,就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哪里有血管哪里就会有伤害,会导致肾脏受损,眼睛视力模糊,心脏供氧不足,感觉神经末梢血液无法得到充分供应等。
大约四分之三的糖尿病患者是因为心肌梗死或脑梗塞去世的,究其原因,因为心、脑这两个地方由大血管供血,长期患有糖尿病就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血管受损堵塞,会导致重要脏器衰竭。有统计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要比非糖尿病人寿命缩短10年,因此一定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
近两年全国均匀抽样调查统计数字显示,成人20-74岁年龄组,总患病率(不分男女)平均为99.7%。我国目前糖尿病实际患病人数是9240万,这个数字将近一亿。大家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吃出来的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食物有保证,交通便利,不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用来工作和生活,在这种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会出现一些“副作用”。由于能量摄入过多,造成摄入与消耗失衡,导致了糖尿病的出现。
喜欢吃糖本身不会导致糖尿病
很多人平时喜欢吃糖,是不是比不喜欢吃糖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大?对此,李文慧教授说,喜欢吃糖本身不会导致糖尿病,喜欢吃糖只是一种表现,而不是得糖尿病的真正原因。但是,吃糖仍然不能过量。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但是偶尔摄入一次甜食,并在其后加强运动,血糖不一定会很高。
糖尿病是遗传基础上的环境疾病。有人比喻说,遗传因素是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环境因素是抠动手枪班机的手指。也就是说,如果是糖尿病体质,即使不吃糖也会得糖尿病;此外,受当前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现在患糖尿病的人比以前大大增加。 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比较容易得糖尿病呢?李文慧教授说,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运动量少、妊娠糖尿病的人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当定期检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症状——“三多一少”
血糖升高会让人多喝水,多喝水就会导致多排尿,尿里就会含糖,升高的血糖通过尿排出去这是高血糖患者的自我保护机制。“三多一少”中的三多,其中两多是“多饮”、“多尿”,患者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血糖,并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使体内没有得到营养,会经常饿,导致“吃的多”,这就是第三多。“一少”是指体重降低,因为糖以尿的形式被大量排出,营养没有得到充分供给,导致人体消瘦。另外,有大约一半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应当引起大家的注意,以防止贻误治疗。
说说高血糖患者的低血糖症状
上面提及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是高血糖的表现之一。但是,有的高血糖患者会出现疲乏无力、眼睛发涩流泪、指尖麻木刺痛等临床表现,究其原因,高血糖患者血液中含糖量高,导致人体能量低下,当然会出现乏力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实际上是个矛盾的个体,比如一个患者,40岁时被确诊为糖尿病,但在他20多岁时的表现却是在饭前大汗淋漓,头晕或意识模糊,需要立即摄入大量的食物,当大量的食物摄入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是典型的低血糖表现,但是这样的人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奏。
糖尿病可以根治的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自然会出现老化,包括脏器的老化。糖尿病就是胰腺功能老化的表现,老化之后能够逆转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既然糖尿病已成定局,糖尿病患者也不要灰心丧气。很多病友经过医生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通过及时监测血糖和正确使用药物,生活质量非常高,几乎与普通人群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需要长期用药。从长远来看,只要吃饭,就会使血糖升高,就要通过吃药来控制血糖,不要把吃药作为疾病的代名词。
那么什么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需要要改用胰岛素呢?在口服药吃了很多种,剂量也很大,效果还不明显的情况下,就需要合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合用的意思是说有些口服药还需要保留,在这个基础上再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少吃主食是错误的
糖尿病患者总是会关注哪些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大家认为主食是“万恶之源”,主食少吃一点,血糖就会得到控制,甚至有的人一天主食的摄入量不到150克,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主食摄入不足会导致身体机能衰退,使脑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反映迟钝。正确的方法是,每天要保证250-300克主食的摄入量,即使没有重体力劳动也应该保证这个量的摄入。油脂的摄入量应该减少,油脂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的源头。还有一个误区是,大家认为应该多吃粗粮,实际上这也不是十分正确的。因为有很多老年人胃肠功能不好,假如吃太多就会出现其他问题。
来源:医学论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