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p4281 于 2012-4-17 23:20 编辑
看到这篇文章,觉得挺好,一下是正文内容: 平常牵狗去散步倒是不乏其人,谁见过牵着蜗牛去呢?可是谈到我的理想,我只想牵着蜗牛去散步。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我催它,唬它,责备它;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但是它仍然流着汗,喘着气,慢慢地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 故事中的“蜗牛”多么像学生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 1、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 缓慢爬行是蜗牛的天性,爬得飞快就不是蜗牛了。每位学生也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千人千面,一人一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学生的个性,而是尊重学生,在他的个性上引导他发展进步。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一年级整年的时间里,他终于将aoe三个字母认会,可是把a o e四声打乱顺序后,他一直都不会念。这个学生就像蜗牛一样,在牵着这只“蜗牛”旅途中,我焦虑,甚至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常常对他说:“孩子,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一年时间,怎么就看不到你的进步呢?” 我对这只蜗牛拼命催、拼命拉。他依然以原来的速度缓慢地挪动着。不过,至少它在前进。面对全体学生,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 都听过“拔苗助长”的故事,也都知道拔苗助长只能造成负面影响。其实,在我们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没有人愿意停下来。放慢了脚步的人只会感到恐慌。一切都在速成:养殖场的鸡、大棚的蔬菜、速食面,甚至是现代的孩子,为了成绩,也在速成。什么奥数班、奥英班,这不是速成,又是什么? 这让我想到了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请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想到了那些像种子一样在地里的孩子。他们扭动身躯,找寻光明,怯生生地吐出嫩芽。但等待他们的是不停的催促:“快点,哎呀,快点呀!”不断催促成就的到底是童年还是“痛年”呢? 学生的学习、发展,会有快有慢,教育者要学会等待。无数事实证明许多在少儿时期的所谓“发展慢”的学生,后来却成为了“大家”。被老师下评语“反映迟钝”的孩子可以成为爱因斯坦,被父亲抱怨是白痴的孩子可以成为罗丹,被长辈认为资质平庸的孩子可以成为达尔文。 3、教育是慢的艺术,给孩子和自己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也许,当我们放慢步调,与他们一起欣赏、领略沿途的风景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愉悦了身心的同时,也给孩子增添了一份希望。 蜗牛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听完这个故事。“咦?我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我听到了鸟声和虫鸣,我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是我急着赶路,没有给孩子和自己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