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3871
- 在线时间
- 98 小时
- 积分
- -369
- 金币
- 54
- 性别
- 男
- 生日
- 1987 年 6 月 6 日
- 注册时间
- 2009-5-14
- 最后登录
- 2019-7-28
Lv.0 乞丐
脚踏七星
- 积分
- -369
- 在线时间
- 98 小时
|
发表于 2009-5-16 23: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马岙历史
马岙历史
宁海马岙乡地处宁海县的西北边,毗邻新昌县,解放前属双峰,蒋坑两乡。1956年合并为马岙乡。1958年属深甽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同年以现辖区马岙公社.1983年改马岙乡。1992年并入深甽镇。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五峰俞氏的支派迁入居住。
马岙是一个充满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尚属“养在深闺人末识”的“村姑”,很有旅游开发价值。马岙老祖宗给后人遗存的宝物,属古建筑中的杰作就有3处古戏台,其中,俞氏宗祠内的古戏台与宁波市区庆安会馆内的戏台在外形、结构上极为相似。该古戏台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顺治五年(1648)俞抒素领导“白头翁”反清起义,马岙为清初搞清义军“白头翁”暴动根据地。后宗祠被清兵烧毁。康熙九年(1680)在原址上重建。宣统二年(1910)毁于火灾。民国元年(1911)俞氏族人推举俞民承为经理筹款重建村落;并于同年复建戏台。2006年5月,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宗祠后边有条石板街,当地人称之为“黄道街”。相传马岙俞氏20世祖为时为南宋将军,因年事已高,便向朝庭辞官告老还乡。皇帝允其在乡造府第,立圣牌。该将军念及黄恩浩荡,就把宅前的石板路命为“黄道街”。
马岙宗祠戏台与宁波市区庆安会馆内的戏台相似,结构上都包含了主台、后台、看楼、藻井等主结构。但马岙宗祠戏台藻井却仿佛匠心独具,顶部藻井俗称为“鸡笼顶”式。有罗旋鸡笼顶为同心圆攒心顶和八角攒心顶,均属半球薄壳体构造,为国内所罕见。藻井的构造方法与宁波保国寺和庆安会馆一样,都不用一枚铁钉,全用千百狭长的细工雕刻板接榫,拼搭,极为巧妙、牢固,一段紧咬一段,互相衔接承托的穹窿形圆顶,玲珑奇妙,变化无穷。其建筑工艺成为江南古戏台中的一绝。戏台藻井不但在声学上对戏曲演唱具有拢音和扩音的实用功能,在没有其他扩音设备时,它照样能使舞台艺术达到更加完美。仿佛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让人们领悟到这沉重舒长、低细绵密、清浊圆润的声韵。
马岙乡的3座古祠堂中,在建筑结构上特显雕功之精美的属“唐刺史俞公家庙”。该 庙始建于400多年前,后有两次遭火焚毁,现留存的为民国初年重建宗祠。大殿正好面对戏台后方的五峰山,正中供奉着俞氏六世祖和九世祖两尊牌位。正堂上方悬挂着多块匾额,其中“飞骑上尉”和“云骑三尉”两块匾额均为早年所存的原物,还有一块刻有“圣旨荣封”直笃牌匾,据说,那时只有皇帝亲封才允挂此匾。
宁海马岙是一块没有被开发的旅游处女地,俞氏古建筑鲜为人知,该村落既保持了古代俞氏村镇的风貌,又有一种野性的真实和粗犷之美,无一点人工雕琢之痕,游人到此,当地的村民会自豪地向你讲述俞氏祖辈从前在此生活、劳动的场景;听完他们的讲述后,顿使人眼前仿佛重现出俞氏祖先抗清暴动的壮列场景。(图片见相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