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走了,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永远地走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尽管那天阳光明媚,她也没能看一眼屋外的阳光。病痛的折磨,令她痛不欲堪,但她没有喊一声痛,只是用她干枯的双手,紧紧的抓住被单。临走时外婆混浊的双眼滴下的两行清泪,给我们心灵烙下深深的痛。 再没有经历生离死别更令人肝肠寸断,再没有眼睁睁看着亲人永远离我们远去而无法挽留更令人悲痛。再也无法坐在外婆身边,听她津津有味地讲述她以前的故事,再也看不到外婆那慈祥的笑容,无法握一握外婆温暖的双手。只有永远挽不回的旧日时光,沉淀在我的记忆深处,供我含泪一遍遍的回忆。 30多年了偎依在外婆身边长大的我,对外婆有一种深深的爱和依恋之情。小时候牵着外婆的手在田间,挖一篮青翠鲜嫩的野菜;雨天和外婆在豆秸垛边捡拾遗落的豆子生出的嫩芽;哭着和表姐争着和外婆睡一个床,听外婆讲精彩的神话故事。长大后,提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偎依在外婆身边和她说话,享受着甜蜜的亲情,感觉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而温暖。 然而,生活像奔流不息的溪水匆匆向前,不会为谁的呐喊追逐而停驻,也不会为谁的悲伤心痛而改变。当我们各自忙着自己的生活,疏忽了对外婆的顾念时,她默默走完了86岁的生命里程,留给我们无限的追思和心痛。 怎么也想不到外婆会这么快就匆匆而去,从住院到生命停止仅仅半月余。那天母亲说外婆感冒了,咳嗽发闷,就带她住院,没想到这一住,检查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异常,心脏病也发作,就再也没能回来。外婆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平日里待人和善,年轻时就没有心计,岁数大了,更没有什么奢求。外婆的一生也是苦命的人,外公在我1岁时就去世了,留下她无怨无悔的照顾儿孙却没有让小女儿留在身边。当时我的小姨才十岁,就跟在了我母亲身边,因为家里条件差,一直到小姨出嫁,我母亲也没有给小姨买几件象样的衣裳,更不用说买奢侈品。也许是因为此,外婆心中觉得亏欠了小女儿,所以对她特别偏爱,而我们却经常会对此抱怨,说她偏心,对她不理解。 在我们眼中外婆的身体一直很好,8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老远就能看见人,也能听清别人和她说的话。外婆那响亮的声音和和蔼的笑容很久以来是我最爱听和最喜欢看到的画卷。她跟着大舅生活。母亲、三姨也都离大舅家很近,她总是跑到我母亲家,坐下和我们絮絮叨叨说一些旧日往事和平日家常话,一坐半天,没有烦恼,那时她的脸上总洋溢着知足的笑容。她还常高兴地向人夸口自己的子女一个个都很富裕,在她心里儿孙们幸福是她最大的欣慰。 可是这两年大舅因为做生意,就提出和二舅每隔半年轮流侍侯外婆。就这样外婆辗转在两家间。因为外婆常年在大舅家住,几个子女也都常在她身边,外婆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和生活,但是现在对子女的安排她是无奈的,也无可选择。所以在二舅家住的半年中,她很少出门,也有些郁闷,只有轮到大舅家她才偶尔来我家串串门,但很少像往常一样与我们多说话,来了吃顿饭起身就走,母亲说她懒,有时也劝她常走动。外婆胖胖的身体渐渐消瘦,不愿走动,而且腰也欲显弯曲。但是6个子女都各自忙着自己的小家,很少有时间照顾她。大姨在外地很少回来,三姨照顾两个孙子没有时间,小姨做生意也无暇顾及,大舅脾气暴躁,遇事总吵她,二舅每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惟有母亲退休无事,给她洗澡,洗衣,但母亲身体不好,也不愿把外婆接在身边侍奉。就这样外婆像一株抓不住依靠的浮萍,残年里过着孤独的日子。外婆临终前的头一夜,对身边的子女像看不够似的看了又看,竟默默的留下眼泪,三姨看到了,轻轻地为外婆抚干眼泪,走出病房难过地哭起来。外婆曾向小姨平淡的说过:“要这么多孩子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外婆老来孤独,渴望亲情的失落呀,可是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一再的忽略了对外婆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