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田山行 竺欢萍 我和舅舅都是土生土长的兰田人,离开家乡几十年,但那里有我们很多共同的亲戚朋友,割不断的亲情友爱,离不开的山水情结,我们时不时会相约一起去兰田。 胡家培伯父是父亲和舅舅的朋友,他力邀我们去摘藤梨(野山猕猴桃),他说:“你们两个都喜欢跑山,我带你们去鹰潭方向,满山满山的藤梨棚,只要找到一处就够我们担的了。”摘藤梨是玩,爬山也是玩,是件一举两得的事。 车子在山中缓慢向上盘旋,这是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经雨水冲刷路面留有好多石子,显得坑坑洼洼,开车得分外小心,大概开了二十多分钟,到达一处宽阔的地方,我们看到十几辆车停在路边,一大队人马在那儿搭帐篷,搞野炊,看来他们比我们早到很多时候。舅舅很感慨:“这是我们老祖宗的家白纸厂厂址,稍微上面的是货纸厂,一百多年前,你曾外祖父,也是我的爷爷就在这儿办造纸厂,兴旺时有毛三十个女工每天在这儿干活,从横桥到新厂整片整片的山都是我们家的,做纸的原料就是自家产的半年期的新竹,经过腌制、加工,生产的白纸和货纸销往台州,是这一带有名的经商殷实之家,这里现在还留有水碓、染塘、白墙等作坊旧址。”家族中的历史早有耳闻,但第一次亲眼看到深山中绵长的残墙断壁,先人栽种在屋前的树木仍然屹立在风中,不觉黯然神伤,世事沧桑,我们的祖辈经历了多少的辛酸和磨难啊!舅舅告诉我,当年曾外祖父开的造纸厂太出名,新昌的强盗老来抢,加上南北战争动乱不堪,曾外祖父把家搬到兰田,聚族而居相对安全些,从此割断了老人家的工业梦。我想,曾外祖父在那个蛮荒的时代能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创造辉煌,如果是现在,老人家该会有多大的成就啊! 不知不觉到了横桥庵,这是车子能开到的最高处,停车下来,看到横桥庵就在眼前,五六间庵房静静的立在那里,听伯父说横桥庵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他就像世外之人笑看日出日落沧海桑田。不远处有一棵金桂,八百年的树龄,仍然每年开花,花开时节方圆几十里都能闻到花香,前几年县府登记了名古树加以保护。 从横桥庵出发,到鹰柱岩,这是一片竹林,密密麻麻好多竹子,大的有碗口般粗,伯父说现在村里的正劳力大多出去谋生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的村民,山上的竹木也不大开采了,所以山林越来越茂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跋涉,来到小溪旁,舅舅说这是横桥坑,这边是兰田的地盘,那边属于五松坑,我笑言就像两国边界。清香的山风吹过,喝着沁人心脾的泉水,刚才的劳累减了大半,我看着清冽的泉水,奇怪水中居然没有生物,伯父和舅舅早已见怪不怪:“这里太高太冷,当然没有鱼虾,到横桥庵旁就有鱼的。”我仍然不解南极和天池都有鱼虾,为什么这里会没有呢?该不会是应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吧!我们收拾好地上的垃圾装在袋子里准备带回家,伯父说:“这就是你们有知识人说的环保啊?” 过了坑不再是竹林,路也小了很多,两边都是半人高的洋帽竹,遮住了视线,舅舅给我砍了棵小树权作探路拐杖之用,路的两边生长着各种叫不出名的树木、藤蔓,伯父很兴奋的告诉我们,这里处处都是藤梨棚,只要找到一处没人摘过的棚子,就可以采果子了。可是一处处过去连棵藤梨影子都没有,伯父说近年来大家都知道保健养生,自酿的藤梨酒很有功用的,所以摘的人多了。我们在山中探寻了一个多小时,只摘了五个藤梨,三人大笑,不再继续,看到不远处有顶红帽子在晃动,我大声打招呼,他们也热情的回应,这么高的山上还能碰到人也是件快乐的事。 我们在山顶会合,三个宁海城关人,很专业的驴友,带着地图和指南针,从北面的南溪温泉过来,已走了一上午了,他们想去五松坑村。舅舅为大家介绍地理位置,这里叫钓金廓,东面下去就是兰田,山的东南面是五松坑村,南面下去到仇家,西边是黄坛的百亩洋,北面就是南溪温泉,再翻过三个山头到鹰潭,就是这里的最高峰了,朝着舅舅指点的方向望去,远远的,伯父说走到那儿还需两个小时,我觉得坚持不到,所以放弃继续前行。 正午时分阳光热烈,但在山顶上不觉一丝闷热,反倒颇有寒意,舅舅头上的旅游帽被多次吹掉,我想正是因为高寒,所以这里没有高大的树木,有的只是藤蔓和草本植物,最多的是龙王草满地都是,这是一种中草药,可以补血、止泻,我和父亲曾经到处采摘,从没看到这么多大片生长。伯父说:“山上的东西一文不值,但好好利用都是财富,要是有人来我们这里开发,到处都是宝。”这是大山孩子的期盼和愿望,相信会有实现的一天。 伯父快步走到一个大石头边,用旁边的树枝作杠杆把石头翻下山,看着石头一路翻滚,他兴奋的像个孩子,告诉我:“四十多年前,这里飞机造林,村里的后生都到这里干活,你父亲也在的,我们没事时,就翻大石头玩,石头一纵一纵的就像跳舞……”看着伯父童心未泯,我和舅舅也被他感染了。 带着五个胜利的果实,我们下山了,上山时一直喘气,下山镇定很多,但看不到路几次险些滑倒,走不多时,只觉两脚打颤,抖的厉害,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伯父还在为没摘到藤梨而可惜,我和舅舅倒无比开心,舅舅说:“做了几十年的兰田人,还是第一次爬这么高这么美的山,真过瘾。”我在想尽我的所能把我可爱的家乡介绍给驴友和有识之士,让更多的人去认识探索大山中的这颗明珠,是件多好的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