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1287|回复: 0

宁波海产品

[复制链接]

33

主题

54

帖子

368

积分

Lv.2 草寇

Rank: 2

积分
368
在线时间
24 小时
发表于 2013-10-8 09: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宁波的海产品
    
 黄鱼:又名黄花鱼,黄瓜鱼,江鱼,栖于黄海、南海和东海,产于象山港口、舟山的嵊泗列岛洋面。因鱼头内有两颗称为鱼脑石的小石头,故又名石首鱼,古人有“栋子开花石首来”之描述,每年春季,黄鱼向沿海回游,可绵延数里,声如响雷,秋、冬季又向深海区游移,是中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宁波著名的海特产品。
      
 鲨鱼:体形锥形而微扁,头部形状随鱼种不同而异,一般常见的品种有:了髻鲨、老虎鲨、狗鲨、刺鲨、青鲨、乌鲨、斑鲨、燕尾鲨、、白蒲鲨、梨头鲨、扁鲨、白眼鲨等70多个品种,产象山港口,舟山洋面,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古人有咏了髻鲨诗云:蛎粉匀涂色饥,灵蛇高髻挽青丝;敢如北海,康成牌,跪向泥中赋卫丝。
      
 带鱼:又叫牙带、白带裙带鱼 、鳞刀鱼,我国北方则称刀鱼,主要产地在东海舟山洋面,是宁波大宗海渔特产品之一,古人有咏《带鱼》诗写道:可准探衣就制裁,素绅三尺曳皑皑,波臣新授银台职,袍笏龙宫奏事来。
      
鲳鱼:又名白鲳、鲳板、镜鱼、平鱼、鲳扁鱼、系银鲳属鲳科,栖息于近海中下层。多产于象山港和舟山洋面,也是宁波海渔特产之一。
      
     鲻鱼:是宁波海特产之一,鲻科,体延长,稍侧扁,长可达50余厘米,银灰色、具暗色纵纹,头部扁平,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上颌中央具一凹陷,以泥表所附的蛙藻及其他生物为食,市沿海均有产,清学者黄璋在《鲻鱼》一诗中赞道:柳叶初齐杏叶长,几番红雨燕泥香,年来一事差较胜,东海鲻鱼得饱尝
      
     米鱼:属硬鳍类鱼科,似鲈而肉粗、体色银灰,产东海舟山洋面,以农历6—8个月为渔汛期而以7个月旺汛每逢大潮汛渔船竞相出海作业,晨出晚归,扑获甚丰,是宁波海渔特产之一。
      
     鳓鱼:又名白鱼、曹白鱼、白鳞鱼、属鲱科,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均有产,为近海中上层鱼类,宁波的象山港及舟山洋面有产,因其腹面有硬刺能勒人,故名,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
      
     海鳗:又名即勾、门鳝、勾鱼、属海鳗科,体细长、全身青色、略带淡黑、下腹灰白、性凶猛,生长在近海深水,湍流中,非至时令,多活动于海底,每年秋冬两季,为旺扑季节,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
      
     墨鱼:俗名乌贼,属软体动物,全身头及躯干俩部分,头部大,有大眼一对,口边列生触脚十条,内边多有吸盘,肛门处有黑囊,内藏墨液,遇危急,能喷出墨液十海水变黑,便于匿而逃脱,墨鱼在宁波沿海,特别是象山产量较丰,是宁波传统的海特产品。
      
     海蜓:山列岛所产海蜓质量最佳,故称渔山海蜓,是宁波海特产品。不用虾捞不用钩,生成半寸狎浮沤,灯光射处丁沽集,取尽鱼儿万万头。
      
     海虾:宁波沿海,盛产各类海虾,分为赤白黄青斑数鱼,对虾,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系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宁波沿海有养殖对虾天然条件,但养殖历史不长,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宁波一种海特产品,古人有咏《蚕虾》诗写道:青梅含题杜鹃啼,短肩争劳照夜矶,好借二姑缫茧铫,井浆红浣季遐衣。
      
     望潮:又名短蛸,是宁波著名的海特产品,望潮体形椭圆,较墨鱼小3—4倍,色暗褐,触脚细长,三倍于体,有吸盘两列,穴居海滩泥洞之中,渔民捕捉时,稍不小心手足被其吸住,牢不可脱,惟有放入水中才自动松开,当潮汛将来时雄者每举左右,上下摇动,似在招呼潮水到来故名“望潮”古人曰:骨软膏柔笑贼微,桂花时节最鲜味,灵珠不结青丝纲,人足轻赴斗水飞。
      
     蚶子:又名泥蚶,血蚶,宁波沿海各地都有生产,但以生产于奉化的蚶子品质最佳,称奉蚶,是宁波著名的特产,公元1292年《四明续志》载:“有芽蚶,壳棱细布,肉肥,多出鲒琦,冬日有之,亦采苗种之海涂,谓之蚶田”。
      
     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又称黄甲蟹,系甲壳纲科,栖息于泥涂及近岸浅海中,平时随潮水进入泥涂,喜穴居于有淡水流出的地方,宁波出产的青蟹,具有个大体肥、肉鲜、壳青的特点,是宁波著名的海特产品,著名诗人苏东坡在《蝤蛑》一诗中写道: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系瓣鳃纲,真瓣鳃且、竹蛏科,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品,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宁波海鲜真的很多呢……    
     牡蛎:即蛎黄,系软体动物,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有褶牡蛎和近江牡蛎两种,牡蛎是一种贝类海产品,在山珍海味中属“下八珍”之一,相连如房,每潮来,诸房皆开,故名蛎房。
      
     梅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此蛤仅产于宁波沿海一带是宁波著名海特产品。梅蛤,贝壳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生活于潮间带的泥滩,潜于泥中约5—6厘米,肉肥,盛产梅季因名,又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故又名“海瓜子”古人《咏海瓜子》道:冰盘堆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
      
     泥螺:学名土铁,《辞源》中栽有泥螺条;即土铁宁波出泥螺壮如蚕豆可代充错,在“铁土”条则栽有:软体动物一名泥螺,俗称黄泥螺壮如锅螺而壳薄,吐吞含沙,沙黑如铁,至桃花时味乃美,腌食之,一作吐铁。泥螺为宁波著名特产,宁波箸名学者全祖望有“年年霉雨后,万瓮入故婿”之记述。明代学者在《吐铁歌》中写道:土非土,铁非铁,肥如泽,鲜如屑,乍来自,宁波城,看时却似嘉鱼穴。盘中个个玛瑙午乌,席前一一丹丘血。见尝者,饮者捏,举杯吃饭两,惺惺不惜广长舌。”
      
     海蛰:原名海红,又名水母,系属肠动物,全身呈胶而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有1公尺,上部形如覆盖,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4个,与胃相接,自由游浮于海面。其覆盖部位,经腌制后,俗称“海蛰皮”简称“皮子”,缘瓣经腌制后,俗称“海蛰头”都是宁波海特产品。民间有“三北雨汪汪,海蛰以砻糠”之民谚。
      
     苔菜:又称苔见芥条,学名浒苔,为绿藻门,石莼科藻类葬植物。藻体单系管状,鲜绿色至黄绿色,单生或众生,长可达1—2米。宋宝庆《四明志》载:“苔,生海水中如乱发,人采纳之。”宋嘉定《志城志》载:“苔,生海水中,出宁海古渡者尤佳。”苔菜生产主要在象山港和三门湾内,奉化、象山和宁海均有出产,其中以奉化产量最高,产苔涂面达7000亩左右。
      
     紫菜:系红藻门、红毛菜科。日本人称“海苔”宁波沿海一带多有产,是宁波著名特产。紫菜原系野生海藻植物,在象山之渔山、南韭山、檀头山等岛屿天然生长,多见于朝东,风浪较大的岩礁潮间带,由于风浪冲激滋生极繁剪极越勤,紫菜亦越鲜嫩。宁波沿海紫菜人工养殖于1968年。
      
     石斑鱼:系鲈形目,鳍科,因其鱼身上有花纹和异色斑点,故名,石斑鱼主要产于象山渔山岛周围海域,是宁波著名特产,也是驰名中外的名贵鱼种。
      
     弹涂鱼:又名弹糊,跳鱼,泥猴,系鲈形目,弹涂鱼科,形如小鳅,大者如人指,长 2—3寸,体侧扁,无鳞,但淡褐色头有盘点,簇簇如星,眼上位,能突出,腹鳍愈合成一吸盘,胸鳍基部具肌肉柄,栖息于海水中或河口附近,常出水跳跃,退潮后弹跳跃在泥涂中上觅食,因名弹涂跳鱼,古人写诗作这样的描述:状如蜥蜴跃江干,背上花纹数点攒,生怕涂田泥滑滑,不嫌力小几回弹。
      
     明府鳖:又名“螟蝮”系由墨鱼加工而成,墨鱼,俗称“乌贼”晒干成鳖,是宁波著名海特产品,古时候,墨鱼的主要产地在舟山,当时舟山属于宁波,宁波古时候称明州,因名明府鳖,《本草纲目》上称为“海螵蛸”系治疗胃病的重要药物。
      
     梭子蟹:与蟹相似,但头胸部之两端突出,两螯较青蟹细长,有紫色云纹,因其形状似梭子而得名。梭子蟹宁波沿海一带均有产,全年都可扑获,但以7、8月间最盛,梭子蟹生命力强,离水多时,商能横行,是宁波著名的海特产品。
      
     新风抢蟹:又名红膏抢蟹,是用冬季和初春扑获的新鲜梭子蟹挑选肥壮膏满雌蟹加工而成,是闻名海内外的宁波特产。新风抢蟹的加工,是将挑选洗净的梭子蟹,口朝上整齐地排列在木桶或瓷缸内,撒上一层食盐,再铺上一层蟹,至木桶或缸将满时,倒入调好的饱和食盐水,盐水要稍高于蟹平面,覆以竹片压上石块,腌五天即可食用,故名新风抢蟹。
    
    2)、河里的美味
      
     宁波人除了吃海鲜,还爱吃河里的美味,鱼是人宁波人的家常菜。
      
     鲈鱼:又叫花鲈,花寨,鲈板,鲈子鱼等,栖息于近海,也进入淡水,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产卵,体色背面淡青,腹背淡白,有不明显之黑褐色斑点,巨口细鳞,性凶猛,以鱼虾为食,生长快,每尾在2—3年之间,产于象山港,甬江及各河流,渔民在鲈鱼产卵季节,在河口以中青蛙为饵垂钓,常有所获,以前鲈鱼多为野生,现在已采用人工养殖,产量提高很快,是宁波的特产之一。
      
     河鳗:原名鳗鲡,淡水鳗叫作河鳗、白鲜、白鳝,宁波各地湖河流均有产,是宁波的水特产品,俗称“本地河鳗”。河鳗的药甲价值很高,特别对肺结核病很有效。
      
     鳝鱼:又称黄鳝,据《本草纲目》记载,鳝鱼性味甘湿,有补损,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宁波各地都有产,河港陌田阡埂,都是鳝鱼居住生活的地方,尤其是水稻田里多鳝鱼。
      
     甲鱼:又名团鱼、元鱼、鳖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野生动物,早在7000年前,在河姆渡遗址,就发现有甲鱼的骨殖,并已成为人们食用的对象甲鱼色青灰,体扁圆,背腹皆被甲,被甲略圆,有明显之肋骨板可辨识,其边缘特别厚,俗称“肉裙”四肢能伸缩,举动与龟相似,但十分凶猛,大者如盆,小者似掌,产河湖池沼中,宁波各地均有产,但产量不多,价格较昂贵。
      
     毛蟹:学名螃蟹,宁波人称之为毛蟹。“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红”菊黄蟹肥季节,正是品蟹的好辰光,清宁波学者谢辅绅有《毛蟹》诗写道“纬萧作夜费渔翁,欲挽尖团句不工,候拜内黄惭草制,酒旗村店旧家风。”
      
     凫溪香鱼:凫溪,是宁波宁海县五大溪流之一,发源于大里,马岙的山涧小溪,自西向东,注入象山港,古代称野鸭为“凫”可见这条溪当年野鸭之多,宁波著名特产——香鱼。就产于此溪中,因名“凫溪香鱼”清光绪《宁海县志》载:“香鱼产溪中,又名细鳞鱼,无腥而香,其长随月,至7—8月,长7—8寸,过此则生子而味不美,出凫溪者佳。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4-26 16:31 , Processed in 0.076341 second(s), 2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