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是重症、住院病人才需要,国外甚至没有输液大厅 拥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位、中美双重认证职业药师资格、长达13年的职业经历,冀连梅在面对家人时,也需要费劲地解释“如何吃药”这件事。 她回忆起一次女儿嘉嘉感冒发烧的经历。当嘉嘉刚刚开始发烧,体温达38摄氏度时,姥姥就着急地要给孩子吃药了。冀连梅趁机科普了有关发烧的常识,比如发烧不会烧坏脑子,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虑退烧药等。 当孩子第三天开始咳嗽时,连爸爸都坐不住了。姥姥更是拿出了自己服用的甘草片,说是害怕孩子咳嗽成肺炎。这事实上也是许多家长的看法,有儿科专家就不止一次地呼吁,小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不能给孩子用成人药。据了解,美国已经不推荐给4岁以下儿童使用止咳感冒药。但姥姥看不惯这种生病不吃药的做法,拿出了“消炎药”头孢。这个提议还是遭到了拒绝。 最终,女儿这场普通感冒,大约一周后自愈。 “感冒不用药,一周也会好?”听到这个说法,一位27岁的北大硕士惊呆了。在他的印象里,从小到大自己因为感冒没少吃药,从感冒颗粒到头孢等抗生素,有时候为了“好得快”还被挂吊瓶。 不仅仅是普通人,有医生对用药也不甚了解。一位哺乳期的妈妈就因为感冒,被挂了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吊瓶。当她向冀连梅咨询时,得到的答案让她大吃一惊。 “我实在不忍心告诉她这个药可能对吃奶的宝宝造成影响,不忍心告诉她不应该为治疗可以自愈的普通感冒输液!”冀连梅痛心地说。通过查专业资料,她发现这种抗病毒药物会在体内长期积蓄,并容易对胎儿致畸,在美国只有口服和雾化吸入两种剂型,根本没有输液给药的剂型,连怀孕期的医务人员都要求避免为病人操作利巴韦林的雾化吸入。 “即便是我们最熟悉的感冒,还有很多人滥用抗生素输液。”冀连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在这位昔日美国沃尔玛连锁药店药师的印象里,美国“输液是重症、住院病人才需要的,更不存在输液大厅”。2012年,“惜抗生素如金”更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网站抗生素科普的主题。 和大多数医院不同,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取药窗口没有玻璃窗,也没有隔板。作为药剂师,冀连梅像门诊大夫一样和患者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地介绍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天,她向一位父亲对比了两种在说明书上看不出区别的喷雾剂,“一种是紧急发作时缓解症状用的,一种是让孩子长期使用改善体质的”。 “药师的职能在国内医疗体系中长期被弱化,导致大多数人认为药师的任务就是卖药,只要把药物名称和数量弄对了就行。”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表示。当她2000年到美国著名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参观多学科查房时,发现药师赫然在列。药师对药物的肝肾毒性等副作用,药物代谢,以及药物间的交叉反应更加了解,更利于医生选择对病人针对性更强的药物,调整最佳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