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谣言 尔玛公司出名了,生意开始好转。 2008年,尔玛公司接下一单生意,为一场由王老吉冠名的选秀活动造势。这笔生意接下没多久,汶川地震来袭,选秀活动被叫停。当时,王老吉向灾区捐款1亿元,于是造势协议变更成直接宣传王老吉。 尔玛公司雇来一帮“网络水军”,让“水军”疯狂地在各大网络论坛发帖。帖子的内容是:“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个亿,真的太狠了,网友一致认为:不能再让王老吉的凉茶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见一罐买一罐,坚决买空王老吉的凉茶,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就收王老吉!” 正话反说,尔玛公司的“封杀王老吉”甚至成为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按照“立二拆四”的说法,那几年是尔玛公司最火的时候,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并在上海和广州成立了分公司。 然而,好景不长。网络江湖藏龙卧虎,网络营销更是代有人才出。激烈的竞争中,尔玛公司的客户越来越少。如何突出重围?“立二拆四”提出了“三情原则”:情绪、情感、情欲,他甚至还提出:谣言并不止于智者,而是止于另一个谣言。 于是,一个接一个毫无底线的谣言出现在网络。 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一段名为《母亲冲进澡堂为女儿拍视频征婚》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这起事件被网友称为“浴室征婚门”,视频的主角干露露迅速蹿红。 事后证实,这是“立二拆四”策划的一起网络炒作闹剧。 2011年12月16日,《后海老和尚大玩船震门》的视频让网友大跌“三观”。不过,有网友质疑,这段视频画面清晰,来源可疑。 确实如此。这是“立二拆四”在收了17.5万元后,为画家安某某安排的炒作。他说,一家专卖安某某画的文化公司找他炒作,他先炮制这段视频让网友谩骂,再让安某某开发布会“告全体网民”以达到炒作效果,“这些安某某都知情”。 2012年5月的嫩模微博炫“干爹包机带我看奥运”事件,也出自“立二拆四”之手。这次炒作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一家旅行社推出的“888万包机去伦敦”奢华游。 这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还原了此次炒作的始末:当时,负责推广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托人找到“立二拆四”做营销推广。“立二拆四”提出的炒作方案称,现在仇富心理强,美女炫富拼干爹网络关注度高,如果打造相关博文,会引来网友关注,只要网友搜索“包机”,就能看到旅行社的奢华游项目。 不管是“后海老和尚”的炒作,还是“嫩模炫富”的炒作,都让事件当事人深受其害。“炫富”炒作的当事人直呼“立二拆四”把她搞臭,如今没有公司愿意与她签约,甚至朋友都与她绝交。 “立二拆四”说,炒作的事件都是虚假的,捏造事实进行炒作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事件能够成为社会热点,他的公司好在其中植入客户广告,以此获利。 拆四打入 “立二拆四”曾经在电视媒体录制过节目。在一段视频中,“立二拆四”说,这是一个有视频无真相的时代,网友应对事件有独立判断能力,希望有法律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 按照“立二拆四”的这段说辞,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视频无真相”,有不合法之处。然而,他在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又生出困惑,“我是做事件营销的网络策划,为什么被刑事拘留”?他说,直到看守所民警与他交流后,他才慢慢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是通过互联网制造虚假新闻。 两个不同的场合,两个不同的判断,如同他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 “立二拆四”的人格分裂在何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想通过炒作传递正能量,无奈大众的口味变了,他也只能转变方向。 这样的表述看起来颇为无奈,甚至有被迫的成分,但回头看看“立二拆四”曾经炒作的低俗谣言,背后无不有金钱充斥。 简单地说,“立二拆四”炒作网络谣言,就是为了钱。这一目的与他曾经的员工“秦火火”如出一辙。 “秦火火”,原名秦志晖。他取这个网名,就是为了让自己“火”起来 2010年7月23日,秦志晖加入“立二拆四”的尔玛公司,负责文案策划工作。仅仅1年后,秦志晖就离开了尔玛公司,原因是他认为“立二拆四”的炒作理念不行,不适合长期发展。 虽然两人的炒作理念不同,但他们的目的并无二致:先挣名,再挣钱。 秦志晖出名的炒作手段是,“颠覆名人,围绕热点事件编造虚假新闻,迅速提高关注度”。为此,秦志晖每个小时都会发一条微博,他申请注册的12个新浪微博账号共计有约12万名粉丝。“我在上面(指微博)写东西,就会有更多的出版社看到,这样就可以挣稿费,维持生活”。 为了一个“钱”字,“立二拆四”不惜炒作低俗谣言毁人声誉;为了一个“钱”字,“秦火火”不惜炮制动车赔偿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立二拆四”“秦火火”炒作的网络谣言,不仅侵害了公民权益、危及社会秩序,同时还扭曲了社会价值观。“立二拆四”经营的尔玛公司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赚取不正当利益,炒作“炫丑”、力捧“干爹”,将网络丑化成一个污浊、堕落的空间,将网友的价值观引向“无耻方能无敌”。 网络谣言猛如虎。“立二拆四”等人之所以敢“放虎”,在于他们将网络空间视作牟利的工具,视作可以胡乱作为的“飞地”。然而,网络空间不是私人领地,在这里同样要遵守公共道德,同样要遵守公序良俗;网络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在这里容不得造谣生事,容不得恣意妄为。 无奈的是,“立二拆四”破坏了规则。 在学校时,“立二拆四”是围棋业余二段。作为一个围棋爱好者,“立二拆四”本应深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理,可他偏偏要破了规矩,坏了规则。 “浪兄”曾劝告“立二拆四”:“立二拆四不循常规,容易被打入,你早晚会出事的。” 一语成谶。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余飞
|